王珍
[摘 要]自2001年我國加入WTO,我國銀行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競爭壓力,2008年經歷全球金融危機后,更是引起了我國對銀行經濟的重新思考,我們是不是需要改變銀行績效評估的體系,來提高銀行業的經營績效和國內外的競爭實力,而本文正是基于此,介紹并研究了一種新的銀行業績評價體系——EVA績效評估體系。
[關鍵詞]經濟增加值;績效評估;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績效評估,即績效考核和評估的總稱。具體是指通過系統的方法、原理來評定和測量員工在職務上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成果,考評員工對組織績效的貢獻情況,根據考評結果對員工進行激勵、指導、懲罰教育一系列管理活動,以提升組織績效,促進組織持續健康發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進行企業績效評估的實質就是為了創造價值,創造屬于股東的財富。相應地,銀行作為大型盈利組織,其價值便是權益資本價值,即通過一定合理科學的考核評估系統,評定其創造價值的能力。
Economic Value Added 是EVA的全稱,亦稱為經濟增加值。EVA是指企業稅后營業凈利潤扣除全部資本成本之后的凈額,它體現的是企業的經濟利潤,能夠較為準確地衡量企業為股東所創造的財富與價值,即體現了企業所獲利潤與投資者以前所期的最低收益之間的差距。如果EVA值為負,表明企業沒能為股東獲得利益價值;反之,表明企業價值提升,為投資者獲得了財富。
經營所得減去投入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傳統指標會計利潤所有的含義。其與經濟增加值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考慮了股權成本,這一機會成本。而EVA通過這種機會成本向人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如果你所投資的項目沒有投在其他項目賺得利潤多,那么你的這種投資策略就是失敗的。所以EVA指標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突破了傳統利潤指標衡量業績這一局限,更是將企業經營戰略決策與企績效、市場競爭機制相聯系的一個指標體系。將EVA用于績效評價中,目標明確,并能夠連續評價企業績效,直接地反映企業所有者財富變動,把管理者的評價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結合起來,最大化地減少了委托代理成本。使企業整個業績有所提升。
EVA的計算公式,如下:
經濟增加值(EVA)=稅后營業利潤(NOPAT)-資本總額(T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WACC)
其中,稅后營業利潤,是指企業總營業收入減去融資成本外的全部經營成本費用后的凈值。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在面臨風險時,將資本投入其他項目所能獲得的收益率。資本總額是指投資者投入到企業的經營的全部資本,包括權益資本成本和債務資本成本。
傳統的績效評估指標分為財務績效評估指標和非財務績效評估指標。財務績效評估指標是通過對企業各項財務指標比率的分析,對企業的經營業績作出判斷。例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是主要考核銀行的償債能力;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主要衡量的是銀行的價值增值能力,即銀行的贏利能力;而銀行的資產管理能力主要通過逾期貸款比率與不良貸款比率來體現。所謂非財務指標體系不僅包括平衡積分卡上的內部管理能力、經營發展能力及學習創造能力這三項指標,還包括了企業與政府,與供應商,與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這些非財務因素往往是企業經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往往難以用數字量化,在實際考核中也較為困難。
以上傳統的銀行績效評估均有不足,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績效評價指標設置不合理,只重視短期財務指標結果,必然影響到銀行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狀況。
(2)績效評估的目標較為模糊,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上市銀行在績效評估體系的設計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評價目標設計定位模糊的問題。
(3)傳統的績效評估指標具有滯后性。
(4)考核的目標具有局限性,只考慮到銀行本身整體的經營利益。
(5)傳統績效評估中的數據準確性、可靠性不足。
(6)績效評估僅僅停留在數據上,缺乏相應完善的激勵考核制度及懲罰措施。
伴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銀行面臨著來自內外競爭的嚴峻考驗,在此進程中我國銀行的資本規模也隨之擴張,銀行從追求利潤率逐步走向在進行了全面風險成本控制下追求效率這一模式,對其進行績效評估的體系有了更高的要求。
銀行績效評估一般應遵循:
(1)重要性原則,在績效評估中要著重于銀行的核心內容進行考核。
(2)相關性原則,對銀行員工進行績效考核時,其考核內容必須與員工對組織的貢獻相掛鉤。
(3)明確性原則,績效評估制度一定要成文明確,便于執行。
(4)改善性原則,績效考核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5)參與性原則,即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其主動參加績效管理,便于考核。
(6)可持續原則,不僅僅關注短期目標,更多地注重組織未來可持續發展。
(7)靈活性原則,考核銀行績效的標準等要與外界環境變化相結合。
(8)集中性原則,考核的核心便是銀行業績評價。
而基于EVA的銀行業績評價滿足了這些原則,充分考慮了帶來企業利潤的所有資本成本,資本所獲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補償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只有當其凈利潤覆蓋了資本成本后仍有剩余,企業的價值才能真正得以實現,股東權益才能得以保障。
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在銀行績效評估中有很大的影響力,而傳統的績效評估方法更多的是追求盈利性,往往忽視了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這兩個因素,也就是忽視了股東權益,使股東所投資的成本當做應該投入的,忽視其本身的價值,在前面也提到過,股本是具有機會成本的,股東在投資時也會有眾多的選擇,如果放棄這個投資轉向其他所獲得的收益更大,那么,基于盈利性這一目標,股東就會把他的資金投入會獲取最大利潤的項目。企業要追求的目標從占據市場,獲得單純利潤,變為實現股東權益的最大化,而EVA績效評估體系地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EVA即經濟增加值,我們可以從其的計算公式看出,其從稅后的營業利潤扣除了股權成本這一要素,將投資成本計算在內,更科學合理地衡量企業業績績效。
銀行現今追求的不僅僅是市場份額的擴大,其目標變為了實現銀行價值最大化,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而EVA績效評估體制正是以此為核心的,且具有“4M”——評價指標、激勵機制、思想理念和管理體系這四個體系,是現有的最為先進的評估體系,能夠更客觀地評價企業業績。
要想建立及完善以EVA為基礎的激勵機制,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實行員工工資與業績掛鉤。
實行以EVA增值為獎勵基礎。通過這一措施,使員工與企業更長遠地結合在一起,避免經營者的短視行為,可以使其在做戰略決策時更多地考慮企業發展的長遠利益。
建立有效的企業年金制度。通過這一措施,將員工在職期間的貢獻與退休后的保障水平緊密聯系起來。
通過建立完善的以EVA為基礎的激勵機制,可以使經營者更多地考慮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做出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也將企業財務管理與人力資源更好地結合起來,有利于留住優秀的人才,以此提高企業經營業績,獲得企業平穩持續的發展。
我國銀行業在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競爭這一狀況下 ,引進EVA績效評估體系勢在必行,EVA體系使得企業經營者利益與所有者權益趨于一致,在計算中考慮資本成本,以此為基礎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陳敏,杜才明.委托代理理論評述[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6(05).
[2] 孫薇,劉俊勇.企業業績評價:戰略的觀點[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6(01).
[3] 程業柄.EVA評價方法在中國運用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6).
[4] 李鳳英.EVA經濟增加值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北方經濟,2010(16).
[5] 張啟.EVA在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