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靜
[摘 要]自2007年大面積推廣種植開始,羅甸火龍果歷經11年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本文對羅甸火龍果2007-2017年的發展進行梳理,對羅甸火龍果進行SWOT分析,并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羅甸火龍果;2007-2017年;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識碼]A
1 羅甸火龍果2007-2017年發展狀況
羅甸縣位于貴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總面積3015平方公里,下轄9個鄉鎮,人口35萬,其中31.7萬為農業人口,氣候上春早秋遲、夏長冬短,有天然溫室之稱。
火龍果是羅甸縣重點特色產業之一,是早期“萬元山”行動中對石漠化荒山進行農業開發的重點項目。2007年,羅甸火龍果產業發展被寫入貴州省1號文件,在原龍坪鎮、茂井鎮、板庚鄉、八總鄉、董當鄉5個鄉鎮重點推廣,歷時一年建成火龍果園1810畝。到2017年,羅甸縣火龍果種植面積達到6.45萬畝,投產面積近3萬畝,總產量近2萬噸,有火龍果種植企業11家,火龍果加工企業2家,火龍果專業合作社26個,帶動農戶1萬戶,產業從業人員達5萬人,火龍果相關產值超過2億元。
2 羅甸火龍果發展的SWOT分析
2.1 羅甸火龍果的優勢
羅甸縣作為天然溫室,年均氣溫超過19.6℃,晝夜溫差大,羅甸多山地且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使得由當地野生品種培育出的紅心火龍果具有糖分轉化積累多、礦物質營養元素含量較高、賣相和口感佳的品質。
羅甸作為農業特色強縣,當地政府具有較強的農產品種植技術儲備和開發能力。同時作為多年的蔬菜基地,當地有成熟的農產品經紀人隊伍,政府對農產品的市場營銷能力較強,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豐產不豐收,只重生產不重市場最后滯銷的出現。同時,羅甸火龍果現在開發深加工和附加產業,能進一步解決鮮果銷售并提升火龍果產業效益。
2.2 羅甸縣火龍果的劣勢
相較于我國的廣東、海南、廣西等水果種植大省,羅甸火龍果規模化種植起步較晚,比廣西晚了近20年。因此即便在短短11年間羅甸火龍果的種植與產值都有了迅速的攀升和擴大,但在全國市場上,羅甸火龍果知名度和影響力相對較小,且銷售渠道相對傳統,大多依賴批發商和代理商。2017年羅甸火龍果開始嘗試網絡銷售,網上實現近199噸銷量和398萬元銷售額。但相對于羅甸目前3萬畝投產的2萬噸產量,當6萬多畝全部投產后,必將對傳統銷售渠道帶來巨大壓力,新的銷售渠道的開發與打造,正是羅甸火龍果還需要加強的地方。
2.3 羅甸火龍果的機會
中國有14億人口,而且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奢侈品市場、旅游游客市場。隨著收入的增長,中國人對食品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水平極大提升,對水果的消費需求非常龐大。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提升,國內交通運輸和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提升,網絡支付和購物比率高。面對這個龐大的國內需求市場,羅甸火龍果如能抓住機會,必將帶來龐大的商業利潤。
2.4 羅甸火龍果的威脅
羅甸火龍果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兩方面:其他地區火龍果種植區的威脅和來自替代水果的威脅。
前些年由于火龍果經濟效益可觀,各地紛紛上馬或擴大火龍果種植面積,使得市場上的火龍果供應量猛增。僅廣西火龍果種植面積就近16萬畝,且計劃到2020年擴大到30萬畝,計劃產量達50萬噸,這將極大沖擊火龍果市場價格,可能出現供過于求和價格的大幅下跌。而羅甸火龍果在2008年上市時價格為30元/公斤,到2016年降為10元/公斤,2017年雖有回升,但也遠不能和早期相比。
替代者的威脅主要是由于近些年全國各地特色水果生產大面積推廣,各種水果大量供應市場,同時我國進口水果增長迅速,國內消費水果選擇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給羅甸火龍果帶來威脅。
3 對羅甸火龍果發展的建議
3.1 加強火龍果產業鏈產品開發
利用當地野生火龍果資源,和現有的農業技術,加強對火龍果產業鏈的產品開發。在現有鮮果基礎上,加大火龍果花、苗,以及以火龍果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開發。火龍果的花特別漂亮,除了作為花茶,在技術成熟基礎上可以考慮向干花、切花方向發展。如果技術可行,火龍果苗可以作為觀賞植物出售。而火龍果有通便作用,對便秘人群有低成本無副作用的天然優勢,但需要在科學實驗基礎上進行包裝宣傳。
3.2 與當地旅游產業結合發展
羅甸擁有貴州難得的年均氣溫高于19.6℃的氣候資源,目前有國家3A級紅水河景區,該景區在原有特色自然風光基礎上已開發出蕉葉島、夜光花海植物園、水上體育運動休閑基地、棕櫚露營基地、熱帶植物博覽園;有吸引無數青少年的全球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有擁有“天下奇洞”和“東方洞穴博物館”之稱的大小井溶洞、天坑群;還有無數釣魚愛好者趨之若鶩的一年可以十一個月下水的各天光色水色與魚水資源。還有正在開發中的冬季旅游養老項目。因火龍果花與曇花相似,還可以開展火龍果花旅游項目,并在景區進行火龍果的營銷活動,以此提升羅甸火龍果的知名度與影響。
3.3 加強羅甸火龍果網絡銷售渠道建設
羅甸火龍果目前主要以線下銷售為主。2017年網絡銷售雖有提升,但網絡銷量不到3萬畝火龍果產量的1%。而隨著6萬余畝火龍果全部進入產果期,產量必將成倍增加,會對現有的線下銷售渠道造成極大壓力。因此有必要開拓和加強羅甸火龍果的網絡銷售渠道,預防豐產不豐收現象的出現。
3.4 加強羅甸火龍果冷鏈物流建設和種植管理技術創新,延長羅甸火龍果銷售期
火龍果作為水果鮮活易腐,不能在短期內銷售出去就會品質下降甚至腐爛,因此加強羅甸火龍果冷鏈物流建設,讓集中成熟的火龍果能全年供應市場,延長火龍果的銷售期。同時可以利用羅甸的氣候特征,嘗試火龍果種植和管理技術的創新,把羅甸火龍果成熟期分批分次錯開,自然延長采摘期和銷售期,進一步降低成本。銷售期的延長,不僅能有效避免集中上市帶來的低價格,還能因全年穩定供應獲得更好的品牌形象與市場影響力,帶來可觀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