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婧
【摘要】詞語在文章中的地位不可小覷。詞語教學中,方法靈活多樣,教師要結合實際,圍繞教學目標,優選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詞匯上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對詞語的感知理解更加深刻,為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打下基礎,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詞語教學;《廬山的云霧》;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標強調:“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惫P者認為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詞語教學,理解詞語的意蘊,從而積累運用詞語,實現閱讀表達的有效遷移。詞語教學不僅鞏固了識字教學,更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基礎。教師要能夠靈活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體驗語句中情感的滲透等。下面以《廬山的云霧》為例,談談詞語教學的三種方法。
一、結合生活
當前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主要問題是教師采用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直接告訴學生詞語的意思,死記硬背詞義。而這樣枯燥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更不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詞語教學需要調動學生的主觀思維活動,學生已有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生活體驗,所以,詞語教學要重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彰顯人 文關懷,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在生活和知識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
《廬山的云霧》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抓住了廬山千姿百態、瞬息萬變兩個特點來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廬山景色的奇特秀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懷。作者在最后說道:云遮霧繞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
師:“流連忘返”是什么意思?生1:流連于美景之中,舍不得離開。師:是呀,春天到了,梅花山的梅花都開放了,景色宜人的梅花山,真令人流連忘返啊。有沒有什么地方讓你流連忘返呢?生2:北京的萬里長城雄偉壯觀,萬里長城真令人流連忘返啊!生3:南京的秦淮河夜景十分美麗,秦淮河真令人流連忘返啊!師:現在,所有小朋友都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嗎?你們看,聯系生活實際,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使得“流連忘返”這個詞和生活中流連忘返的經驗聯系起來,生活中的體驗被喚醒,讓這個詞在學生的腦海中鮮活起來。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的時候,要注重啟發引導學生將詞語和已有的生活體驗聯系結合。
二、發揮想象
詞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詞語的意思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聯想、想象等進入到這些情境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 感,主動建構詞語意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內心的獨特體驗,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感悟?!稄]山的云霧》中有這句話:“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薄皬浡睂τ趯W生來說比較抽象,我們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
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我們來到廬山,感受一下,你身邊是什么?生:云霧。師:你頭上是什么?生:云霧。師:你腳下是什么?生:云霧。師:伸手摸一摸,你們摸到的還是?生:云霧。
原來,理解詞語的時候還可以發揮想象。在這個教學片斷中,巧妙地創設情境,營造了置身于廬山的氛圍,“彌漫”這個詞在學生腦海中變得具體、形象。因此,在詞語教學中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根據詞語意義展開聯想,從而創設相應的情境,可以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三、聯系文本
詞語是組成句子的基礎,詞語和句子是不可分割的,詞不離句,句不離詞,組成句子的詞語如果離開了句子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因此正確理解詞義要聯系文本。解詞時要根據詞語的特點,對不同的詞采用不同的解釋方法。很多詞語要聯系上下文去闡明詞義,用文章的具體內容去解釋詞義,有利于學生輕松理解詞義,結合語言環境來教學詞語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有個新詞“瞬息萬變”學生不理解,但是聯系文本,學生很容易理解。云霧一會兒是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一會兒變成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一會兒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一會兒變成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這就是“瞬息萬變”。
聯系文本,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應當是詞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任何事物的發展,只有朝著正確方向前行才能成功。小學語文的詞語教學也是一樣,如果只局限于詞語教學表面,不結合任何句子段落,那么學生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而不能理解詞語的真正意蘊。有些詞語在文中被賦予了一定的意義,通過引領學生在文本語境中對詞語的品讀,可以更好地感悟文本內涵。
四、激趣游戲
詞語教學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學習語言、品味語言和運用語言,為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理解詞語,課外也要進行大量的詞語積累。
每周可以送出詞語大禮包,在早讀課進行誦讀積累,或者在課前三分鐘誦讀詞語,在誦讀中積累和理解,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文素質將會大大提升?!稄]山的云霧》中很多詞語可以放入詞語大禮包,如“變幻無窮、千姿百態、一瀉千里、流連忘返、瞬息萬變、騰云駕霧、云遮霧罩、四蹄生風”等??梢蚤_展詞語游戲,比如你說我猜,在游戲中比比誰的詞語積累多,比比誰的詞語理解好,激發孩子的詞語學習興趣。由學生自己出題,比如“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是哪一個詞語的意思。解釋詞語留給學生的印象越深,越能喚起對有關事物的記憶聯想。
總之,詞語在文章中的地位不可小覷。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