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藝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真正的人》中指出:“讓學生在圖書世界里生活,這是當今學校里的一個重要生活?!鄙踔林苯又赋觯骸伴喿x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睙o數事實證明,閱讀是語文學習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甚至是提高未來全民素養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閱讀教學;教學方法;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線實踐里,雖然有大多數學校已經開設了專門的閱讀課,但是“老師閱讀代替學生閱讀”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課外閱讀更是少之又少。這種迫切需要改變的現實背景,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引導學生獲得更有效的閱讀體驗,進而增加新知、提升學生研究和表達能力,延伸學習,提高辯證思維能力。達爾文說:“真正的人文素養并不是表象知識的獲得,而是更深一層的人文思考?!遍喿x交流課的精髓便在于相互討論引發的智慧火花,借此系統全面的思考而內化成生命的深層思考。
基于此,我以高一入學的新生為對象,展開了延續性的閱讀課型教學實踐,以學期為界限,總共推行了四種閱讀課型,實踐證明,這些課型大大改善了“老師閱讀代替學生閱讀”的現象,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視野、深刻了學生的思想內涵,在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線實踐中有一定的操作性。
一、自讀型閱讀課
針對高一新生,由于他們的閱讀量不足,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幫助他們增加閱讀量。開學之初,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大致了解學生的閱讀基礎,從閱讀書目種類,到閱讀書目名稱和數量,最后了解他們的閱讀需求,有針對性地給學生開出一份書單。每周的閱讀課以“自讀”為主,具體形式多樣,可各自攜帶書單上的書來自己安靜閱讀,可分小組共同針對具體章節、篇目合作閱讀,還可到圖書館感受借閱趣味??傊?,在第一種閱讀課型中,重點是引導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并逐步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和提高閱讀理解水平。
二、分享型閱讀課
在大半年的“自讀型閱讀課”上,學生積累了一定的閱讀量,閱讀水平也會逐漸提高,為交流分享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具體做法是引導學生按照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組成小組,共同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進行深入的合作交流,并在閱讀課上跟老師、同學們進行分享。為了避免學生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可提前對分享小組進行指導,或者制作《悅讀分享卡》,或者直接由老師進行分享示范,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思考,分享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比如:“同書異讀”、課堂“故事會”、分角色配音、話劇表演等等,旨在通過有趣的閱讀交流形式,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讓學生開展自主式閱讀,體驗自主學習快樂與成就感。
三、鑒賞型閱讀課
高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整年的閱讀課培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學生的課業也更加繁重。鑒于此,可將閱讀課調整為“鑒賞型閱讀課”,也就是每一次閱讀課由老師準備好三到五篇在內容、主題、文體等方面相似的文章,印發給學生,當堂做“群文閱讀”,再分小組交流討論,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對比鑒賞,寫出心得。 “群文閱讀”的內容,可根據所學習的相應課本內容制定,還可鼓勵學生自己推薦文章,涵蓋人物傳記、散文名篇、時事新聞等各個方面,兼顧文言文和現代文,內容多樣、思想豐富,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在閱讀鑒賞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且能與課本知識形成很好的呼應和拓展。
四、誦讀型閱讀課
當學生進入到緊張的高考備考階段,閱讀課對于課業任務日漸繁重的學生來說有些吃力,甚至有的學校會因為考試而取消閱讀課,針對這一現實狀況,老師們可以開出有針對性的書單,并建議學生在課外的時間,以一個月一本的頻率自主閱讀,并通過《讀書心得》《書海拾貝》等方式進行總結,老師的主要任務是督促和引導。并且,可以利用學生早讀和晚讀的時間開展以“誦讀”為主的閱讀課型,老師們可以精心準備一本《早晚讀精粹讀本》,內容涉及文言文名篇、經典古詩詞、名家經典散文、考場優秀記敘文、人民日報社論等等,并指導學生在早讀時間大聲誦讀,晚讀時間低聲淺吟,還可以定期舉行誦讀分享或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打開學生的生活視野、豐富眼界,同時也能調劑學生緊張的學習節奏,還能在學生的作文寫作思想深度上提供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閱讀的狀況最能體現其語文素養,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借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經典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無疑是使孩子終身受益的重要措施。”
教育部宣布從2017年起全面實行高考改革,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分值有可能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這樣的調整有意識考查學生讀書的情況,包括課外閱讀、經典閱讀、閱讀面與閱讀品位。而現在的語文課只注重精讀精講,注重刷題,讀書方面的指導很少,學生學語文卻不怎么喜歡讀書,這樣的語文課是失敗的,學生得到語文素養更無從談起。同時,課標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是有針對性的。新課改之后探索開設的選修課,本意就是要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引導學生閱讀習慣。此外,近年來也有個別省市高考語文開始重視考查讀書的情況,甚至圍繞課外閱讀情況的考查來設計試題。在這樣的語文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閱讀,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有效閱讀,的確是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應該好好思考的。雖然這些課型還不夠完善,但是我深深地知道:“讓學生在圖書世界里生活,這是當今學校里的一個重要生活。”閱讀是終生的事業,我們有責任繼續引導學生愛閱讀、多閱讀!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