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娟
【摘要】習作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和創造的過程。小學習作教學應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發展為本,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示范與引領的作用,在師生共學、共寫、共長中提高習作素養,在教學中共同發展。
【關鍵詞】共學;下水文;共寫;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習作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和學生積極性不夠高漲,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思路并不是很清晰,學生在習作時往往開始思路尚可,可是在具體寫習作時卻是虎頭蛇尾。學生的精彩習作往往是少之又少。如何讓習作教學指導更加有效,應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發展為本,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示范與引領的作用,在課堂中有所收獲。
一、“師生共學”——明確習作教學思路
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共學的過程。記得于永正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過程時,一般沒有什么非常具體的教學設計與備課,他往往是在教學之前,根據習作要求自己先行寫下水文,經過深思熟慮,一篇下水文出來后他的教學思路也已經逐漸形成,習作指導的重難點也了如指掌。在教學的具體指導中,他也是游刃有余。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缺乏具體的指導,往往也是用現有的范文來給學生示范,缺乏真情實感與激情。通過課前教師寫“下水文”,或者在課堂與學生共寫,會讓教師指導學生的寫作更有思路,更有明確的教學策略??磮D習作是指看圖說話、寫話的訓練,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讓學生能寫出高水平的句子和片段,能為中、高年級的作文打下基礎。教師先行進行“下水”習作后,再根據習作要求和自己的習作體會與習作思路,指導學生理解例文,掌握學法。教師在先行學習的基礎上,再和學生一起通過共同學習,教師不僅可以對教學思路了如指掌,而且教學起來游刃有余,學生學起來也是思路通暢,亦步亦趨,相信寫起來也是一路順暢。
二、“師生共寫”——增強師生教學互動
教學中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不是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也不是老師的精彩說教。教師和學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在享受教學過程的同時不斷地展現自己的知識與學問。在習作中“師生共寫”,可以有效地進行師生互動?!皫熒矊憽?,指師生共同寫作,一起寫作。在現有的教材中,看圖說話、寫話訓練,沒有具體的教學策略?!皫熒矊憽笔窃诮處熡芯唧w習作體驗的前提下,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引領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按照要求毫無拘束地寫下來,在一定方法的指導下寫自己的自得之見,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筆,寫自己的自在之趣。通過“師生共寫”,讓孩子們在老師的示范引領下用稚嫩真摯的筆,記錄下成長的足跡,有成長的煩惱,更有收獲的喜悅。“師生共寫”可以從感悟一件事開始,從共寫一個片段開始,在師生共同寫作中,讓作文教學因為有老師的親身示范和陪伴,學生的作文之路不再是畏途,而是師生共同體驗的心路歷程,也會起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三、“師生共長”——提高師生語文素養
徐州市實施“學講計劃”以來,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引領了學生的成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師的發展。如在指導寫游記的習作提綱以后,教師先讓學生欣賞自己的范文,然后讓學生自己按照習作提綱要求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進行創作。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興趣盎然,作品精彩紛呈。例如一篇學生佳作——《秋天的田野》:
秋天的田野
倪小宇
秋天的田野真美麗呀,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田野里的玉米長得比我們自己還要高,幾片大葉子有秩序的插在玉米稈,玉米稈的中間是什么東西?原來是玉米棒啊,把外面的皮撕開,就會看到金黃金黃的玉米,一顆顆像我們排列整齊的牙齒。玉米棒上還有一些黑胡須呀,那是玉米須?,F在玉米都已經成熟了。
田野中還有一些黃豆秧,它們的葉子已經發黃了,有的黃豆等不及了,從豆莢里跑到外面的世界玩了起來。田野邊的小野花開了,有紅色的、黃的、粉色的……真是五彩繽紛啊,走近聞一聞,就會有一陣清香鉆進你鼻子里,草叢里有許多小蟲子,從旁邊走過去的話他們就會嚇得逃跑。
樹林里面也很熱鬧,一堆一堆的樹葉,在風兒的吹拂下有點像一群群五彩斑斕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調皮的小娃娃東躲西藏,一會兒又翻個跟頭停在了原地。
我喜愛春天,但我更愛秋天。
此篇文章由于先有教師的示范引領,學生把自己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所感傾吐出來。編輯沒有修改一個字,就在《小海燕》報上發表了出來。生活是習作的源頭活水,我們教師就得千方百計讓學生在師長的帶領下有意無意地接觸生活,讓他們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到喜怒哀樂,用各種的感官或者現代化的手段把這些材料記錄下來。讓學生把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自體驗的,生活中的新鮮事通過教師進一步以“寫真”的形式記錄下來,勤于動筆一定會收獲頗多。教師只要多給孩子們展示的機會,一定會教學相長,師生在共同的學習和教學中一定會相得益彰,一定會共同成長,語文素養也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課堂是師生共生的舞臺,每節習作課的點滴收獲會匯聚成知識的海洋,在師生共學中,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和習作技法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下不自覺地成長,更可以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通過共學、共寫、共長,提高習作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課堂習作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師生的習作素養,使師生得到共同發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