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異純
摘要:社會的發展進步使人們對產品對要求越來越高。科技的進步正優化著我們的生活,改善著我們的生活質量,但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回望那些屬于我們的傳統的民族性的一些東西。若能利用自己專業技能設計青少年產品,將能代表精神內涵和文化特征的部分引用到設計中,突破表象設計,追求產品中的情感因素,達到一種共鳴,增強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接觸,喚起他們的興趣與好奇心。
關鍵詞:青少年;傳統文化;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5-0044-02
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國家以及社會最重視的永恒話題,如何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安全的長大成人,從身體問題到心理問題,都是家長及社會密切關注的焦點。如今科技的進步正優化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生活質量,但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回望那些屬于我們的傳統的民族性的一些東西,我們也必須對傳統文化給予重視,從傳統文化中提取精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創新結合起來發展,使之能夠取優傳承下去。
1 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產品設計中的現狀
文創領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如今,各國文化在中國的發展讓人眼花繚亂,而這種現象也導致我國傳統文化逐漸在青少年思想中的淡化,孩子們的思想逐漸偏離正確的軌道。面對這種現象,我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動文創發展的措施。
首先,“互聯網+”的提出和發展,網絡對文創產品的影響越來越深。如今,青少年可以在網上選購自己心儀的產品,這讓青少年能夠接觸文創產品的渠道更多。其次,各種文創產品設計比賽的開展,提升了青少年的設計熱情。讓大家參與到比賽中來,各種有趣的創意點被開發和實現,也極大的促進了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最后,政府支持文創產品交易會的開展,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文創產品的展示空間,極大的豐富了孩子們的業余生活,提高了審美情趣,提升了生活品質,讓他們在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環境下成長。
2 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產品設計中的不足
如今,我國的文創產業邁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看到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產品中運用的重要,而這正是現在我們所缺少關注的。
2.1 產品涉及面較窄
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在生活中接觸的產品不像成年人那么多,基本上可以歸納到幾類,文具類、家具類、學習類、生活類,而現有的青少年文創產品只有少量的鉛筆、書包等文具,很需要拓寬青少年產品的涉及面。
2.2 品質不高
同質化建設、品質不高等問題,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景區同質化旅游紀念品,一樣的鑰匙鏈、小銅鏡、木梳子等,很多景區都在賣相同的“地方特色產品”。甚至有商家為謀取更多的利益,生產品質低廉的產品,這導致了商品質量低下容易損壞,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讓不少游客購買欲望大打折扣。
2.3 針對性不強
現有的青少年文創產品很多都是利用成人的思維,將一些傳統的元素強加到產品上去,而沒有結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分析他們的喜好。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的產品設計中還存在很多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有以下解決方案:
1)增加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產品中的運用,從現有的文具類一直涉及到青少年電子產品、青少年生活用品等等,比如青少年需要使用的日常用品;
2)提高青少年產品的設計感,提高青少年產品設計的質量,使每一款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其獨特內涵的;
3)確定定位人群,針對定位的青少年,分析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結合他們的喜好,選擇應用的傳統元素,對傳統元素進行提煉,包括形態、色彩、紋樣等,然后合理融合到產品內。
3 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分析
3.1 青少年身體外形的發育
青少年的生理結構和心理結構跟成年人是有著很大差異的,青少年階段是孩子們身體和心理都逐漸成熟的過渡階段,主要表現在身體逐漸在發育,身高、體重增長較快,身高每年長高6-8厘米,多則11-12厘米;體重每年增長5-6公斤,有些孩子甚至增長8-10公斤,骨骼變大;心理上進入青春期,對事物的理解和思維方式慢慢趨向于成熟,有了自己個人獨特的見解,但卻又有別于成年人,所以這也決定了二者對產品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3.2 年齡分析
把年齡為4歲一7歲、8歲一12歲、13歲一18歲三個階段的人劃分為青少年,從這三個階段進行分析。4歲一7歲的孩子身體成長發育較快,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集中,平衡力增強,動作變的敏捷,情緒變化快,富有同情心,愿意與他人分享,逐漸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熟悉基本顏色,喜歡用明亮的顏色寫寫畫畫。8歲一12歲的孩子心智變成熟,心理活動多,產品要有引導性,喜歡生動的圖文、明快的色調和鮮明的對比色;思維非常活躍,動作非常敏捷,有了自己的喜好和個性。13歲一18歲的孩子開始產生社會意識和自我獨立意識,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思維跳躍性很大,樂于幻想且接受新鮮的事物,尤其在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方面,有著追求新穎大膽時尚的理念,追求潮流和接納一切能夠表現時代風格的產品。
三個階段的孩子對產品對需求是不一樣的,4-7歲的低齡兒童對產品的要求只是最原始的功能需求和顏色需求,8-12歲學齡兒童逐漸有了自己的主見喜好,在產品功能的基礎上,對產品的外觀也有了更大的需求,而在設計13-18歲青春期少年的產品時,設計感與實用性的搭配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3.3 性別分析
在青少年這個階段,孩子們的性別概念已經非常清晰,男生和女生的喜好差異也越來越明顯。男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比較旺盛,喜歡炫酷的造型、夸張的產品,普遍喜歡黃、藍兩色、其次是橙、綠兩色,還喜歡黑白兩色,這個年齡的男生對對比色強烈的產品很有好感,女生動手能力較強,心思比較細膩,喜歡少女夢幻浪漫的產品比如帶有蕾絲、花邊的細節,普遍喜歡粉、紫、紅色,其次是黃、橙之類的活力色調。
4 傳統與文化在青少年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4.1 青少年產品設計中傳統文化的設計原則
根據青少年的喜好,可以總結出三個設計原則,從傳統文化中提取其形態、延續其意、傳達其神,使產品更貼合青少年的需求,傳統文化表現得更淋漓盡致。
4.1.1 取其形原則
提取文化元素,將傳統文化中的某一種顏色、符號或者元素運用到產品設計中,使之達到視覺上的效果。我國的傳統文化每—種顏色、符號、元素都有其獨特的象征性意義,從建筑、器物、服飾、藝術等方面歸納并提取元素符號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可以很好地傳達民族風格,提升產品的文化涵義。對于文創產品而言,形態是產品表現出傳統文化的精髓。
4.1.2 延其意原則
在傳統造型中,除了直接提取元素,還能利用元素含義帶給人復雜的感受和想象的空間,這大概也是受到各類設計師推崇的緣由吧。比如青少年最喜愛的卡通形象孫悟空,孫悟空頭上戴的緊箍咒,被設計師們頭腦風暴,將此元素運用到了各個領域,寓意著對自己的約束,以及象征著孫悟空永不言敗的精神。
4.1.3 傳其神原則
這里說的“神”是指一種神韻,是指產品中表現出來的—種韻律和一種充滿感染力的氛圍,這種氣勢是傳達一個產品精神的載體,是一種抽象的。就是恰到好處的傳統元素運用結合現念,引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青少年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手段青少年產品設計而言,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可以從拼貼、形態、嫁接、結合四個方面考慮,在一款產品中,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應用手段,也可以在一款產品中應用四種方式。
在設計領域中,產品的形態總是和它的色彩、結構、材料等因素分不開,人們評判一款產品形態時,也跟這些基本的要素是分不開的,也可以說主要是由這幾種因素帶給人的視覺感受。
4.2.1 色彩上的協調
在青少年這個年齡段,對事物的認知已逐漸成熟,他們對色彩的喜好也逐漸偏向黑白灰這種無色系同紅橙黃這種彩色系搭配,從這一點出發尋求能夠引起青少年共鳴的色彩,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樂于接受和喜愛產品。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在青少年產品的色彩上采用整體純色的效果以達到視覺心理上的感受,減緩其學習之余產生的疲勞感。同時,產品的局部可以少量運用彩色,但主要使用單純鮮艷的色彩,面積不宜過大,不然會造成暄賓奪主的局面。
4.2.2 結構上的協調
定位人群是針對青少年,因此在具體分析定位人群時,關鍵點就是結合人、產品和環境進行分析。考慮到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以及青少年使用的環境場所,這些都決定了產品的功能和結構。
4.2.3 材料上的協調
材料的選用十分重要,色彩與材質的搭配,能夠使最終效果更貼合青少年的心理。青少年從小到大接觸的大部分玩具,文具,以及青少年家具,大多采用木質、鋼鐵金屬、硬塑料等材質,這無疑導致冷冰冰的情感效應,改用軟性橡膠、原木、PP材質等溫性材料更能給青少年帶來舒適的心理感受,增加自然情調,使孩子們使用產品更輕松愉悅,場所情感上的共鳴。
5 結語
總之,傳統文化對于青少年的成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在青少年使用的產品中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元素,這對青少年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身心都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對于市面上生搬硬套地在青少年產品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的現狀,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力求孩子們能夠在良好的文化環境中健康成長,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下使用更多的,屬于他們的專有文創產品。
[1]魏林紅.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體現——以福建土樓造型為元素的產品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包裝工業,2013,5,25.
[2]陳艷.基于傳統文化理念的產品設計方法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