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
【摘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凡事只要有了興趣,做起事情來就會事半功倍。學習也是一樣,只要學生有了興趣,就會變得很積極主動。當然,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是靠教師后天培養和激發的。所以,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那么,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及課堂改革,教師應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挖掘潛在因素,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樂趣中學習,使他們處在最佳學習狀態中。
(一)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
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場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前的傳統思想。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提倡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讓學生大聲朗讀。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去尋求知識,在“自覺學會”知識的基礎上做到“自己會學”。
(二)運用多媒體手段,刺激學生感官,調動興趣
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中的圖片、聲音、視頻都具有直觀性和生動性,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有些知識在課本上感覺不太容易理解,但是通過多媒體的手段表現出來,讓學生掌握起來就是輕而易舉。例如在學習一篇課文時,書本上的圖片是靜止和模糊的,但如果能用多媒體展示出來,那么圖片就是動態的,通過這些動態的畫面和聲音,無論從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給了學生巨大的沖擊性,使得他們更加快速地理解課本的知識,并通過動態的畫面對知識得到充分的理解,也便于以后加強記憶。利用多媒體教學,最大限度地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好處。
二、重視美育滲透,激發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必須重視美育的滲透,只有將課文中的意境美、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充分展示出來,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快樂,在美的享受中獲取新的知識,陶冶自己良好的情操,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滲透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一是可以賞析一些詞句,來不斷品讀語言帶來的美;二是創設良好的情境感受意境帶來的美,可以通過意境制造良好的氣氛、看圖表述、配上音樂朗誦等多種手段,讓學生觸景生情,仿佛自己在此中;三是熏陶感染,讓學生體會到情感美;四是言行揣摩,讓學生領會形象美;五是教師引導學生誦讀,讓學生鑒賞整體美;六是做好拓展和延伸,讓學生學習創造美。
三、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表揚,激發學習興趣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大部分還沒有定性,他們往往活潑好動,對教師充滿了依賴。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不斷及時給予表揚。例如某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可以給予表揚;某學生今天作業完成得很好,字跡工整可以給予表揚;某學生今天朗讀得非常好等。這些都可以作為鼓勵學生的動力。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和一個肯定的表揚,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他們得到表揚的時候,就是在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也促使著他們下次更要好好表現,他們學習的動力也會增強。所以說,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表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鼓勵學生學會質疑,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要鼓勵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的知識,學生要學會質疑,如果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可以大膽向老師提出,發現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富有想象力。對于提出質疑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只有學生敢于質疑,才能發現問題。不斷發現問題,才更加想要知道答案,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去聽講,去不斷探索新的知識,久而久之也就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五、指導學生實踐,鞏固學習興趣
教師除了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外,課下還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來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在周末不忙的時候,可以在班級間組織一場朗誦比賽,可以邀請同年級的其他老師來當裁判,最后評選出前三名。針對朗誦比較好的學生,頒發獎狀,以此鼓勵。那些沒有得獎的學生也不要灰心,爭取下次取得好的成績。這樣實踐性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緊張的比賽中感受到實踐的樂趣,也找到自己在語文學習中與其他同學的差距,鞏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就把學習語文當成一種習慣,他們就會在以后學習語文中養成一種超越其他同學的心理,也會變得更加努力。
總之,要想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以后的工作中,還要靠教師在課堂上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能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科,也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熊小敏.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陳曉曉.如果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3]倪文平.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