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它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小組分工學習共同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
標。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努力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由于智力、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在思考問題時,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得出對問題不同的看法,在交流中,不同的方法頻頻撞擊迸發(fā)出絢麗多彩的思維火花,在傾聽別人不同意見時,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的思維活躍,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這一思維特點,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廣開言路、集思廣益,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各小組進行不同的分工學習,共享成果;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對問題不同角度的分析,提高能力。
一、合作學習,廣開言路
合作學習是一個互補的過程,在學習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重難點問題,這時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此時,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共同解決疑難問題,相互交流,學生能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思維向更深和更廣的方向發(fā)展。像在教科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飛奪瀘定橋》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感受紅軍奪得瀘定橋的不易和艱辛,在引導學生理解“飛”和“奪”中,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學生獨立學習后,都能從文中多少體會一些,每個學生都產(chǎn)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小組合作討論時,不同的認識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各種合力,進而全面認識紅軍奪瀘定橋的艱辛:有的小組認為“飛”說明時間短,任務重,“奪”說明來之不易,要從敵人手中搶奪過來;有的小組認為“飛”形容速度快,“奪”指瀘定橋奪的困難和艱辛,說明了紅軍的英勇;還有小組補充說明“奪”還有一種勢在必得的信心,說明紅軍面對困難充滿信心。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廣開言路,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以及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長征的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二、分工合作,共同發(fā)展
語文學習有時需要對課文進行拓展學習,這種拓展學習需要課外收集更多、更豐富的材料。這時候合作學習就顯出其明顯的優(yōu)勢。由于學生對知識的看法和理解程度不一樣,在搜集整理資料時,選取的方法和角度也有所不同。這樣小組收集的資料就比較全面細致,便于學生對問題展開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為了讓學生對紅軍長征的艱苦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外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收集的有《七根火柴》《一口鍋的故事》《金色的魚鉤》等形式各樣的課外書籍或者故事,教師利用課前幾分鐘組織學生分組進行關于長征故事的演講比賽,全班學生參與打分,得分最高組可以得到獎勵。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小組成員互相討論怎樣演講,需要注意什么,有的小組還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排練,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時間。演講時,學生聲情并茂的演講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由衷的贊嘆,很多學生都被感動哭了,更加深了學生對長征中紅軍頑強的意志和堅韌品格的理解。
三、合作學習,提高能力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步步展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交流,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像在教科版的小學語文三年級《趵突泉》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文章的特點。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有的組認為,文章的結構整齊,布局嚴謹,按照總—分—總的寫作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有的組認為文章用詞精當,語言凝練、生動,例如“出了濟南的西門,在橋上就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等語句;還有小組從表現(xiàn)手法方面理解文章的特點,認為其表現(xiàn)手法多樣,采用了對比、排比、比喻、比擬等多種修辭手法彰顯景物的獨特風采,像對大泉和小泉各種姿態(tài)的對比,突出了各自的特點,為了活現(xiàn)泉水上冒的形態(tài),用的排比句:“有的不斷地冒泡,均勻的小氣泡來連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隨著流水搖曳,有的隔一會兒冒出來十來個氣泡……”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文章特點,促使學生思維多元化地發(fā)展,體會作者通過描寫趵突泉美麗的景色,抒發(fā)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歷練自己,提高能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中,加強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情感的愉悅交流中,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的完美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唯.基于生本觀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J].新課程導學,2018(4).
[2]張小米.小學數(shù)學如何做好團隊合作學習[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3).
作者簡介:徐偉,女,1974年生,黑龍江哈爾濱市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