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良好意識,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與發展,對于高中語文來說,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我相關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通過與情感教育的有機融合,豐富學生情感,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對此,本文首先闡述了高中語文教育與情感與融合的意義,進而對融合的有效渠道展開了全面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教學;意義;融合渠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中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融合的意義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雖然豐富多彩,包含大量的情感要素,但想要真正發揮出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有效利用與正確引導。首先,高中語文教師應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要在教學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用自身過硬的專業能力,充分將教材中的情感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內心受到感染,進而逐漸形成高尚的品質。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深刻的反思與總結。其次,高中語文教師應發現學生的優點,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語文教師應積極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所具有的這些優勢進一步擴大,培養學生堅毅的性格,鼓勵他們積極進取,讓他們懂得獨立自主的重要意義。
二、高中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融合渠道
(一)按照教學內容適當融入情感
高中語文教師應按照教學目標深入探索各情感要素的真正價值,針對教材內容實施關于情感價值及學生學習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有效轉變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認知。比如教師在講解《包身工》一課時,要以教育目標作為融合情感教育的契合點,引導學生重視社會熱點事件,關注民生、了解時事,提高學生對人格尊嚴、生活基本權力以及勞動保障的相關知識,并充分尊重所有勞動者。而這也是該篇文章對培養學生情感理念提出的詳細要求。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中,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思想內涵進行挖掘,學生要透過表面文字的描述,深切體會那如地獄一樣的工作對人產生的迫害,進而使學生對包身工產生深深的同情。進而引導學生對社會加以關注,并對熱點事件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應能夠從復雜的信息中,提取精華的部分,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分辨能力,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憑借語言構建情感課堂環境
高中語文課堂想要真正提升教學效率,實現師生良好的課堂互動是前提,其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增進師生距離與感情。教師可以憑借語言來構建情感課堂環境,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意識,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因此,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做到以人為本,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加強與他們之間的互動,從而全面了解學生實際需求,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加入到課堂學習中。比如在講授《荷塘月色》一課時,由于這是抒情類的散文,因而語文教師應指導學生按照自身的習慣進行有效閱讀,利用工作及生活中的經驗與知識,在思想與情感活動中,得到深切的體會。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文章中優美的段落,向學生生動地描繪荷塘月色中具體事物所蘊藏的真實情感,在教師感情飽滿的閱讀中,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進而營造出濃厚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了解其中的核心情感,進而加強學生的表達,為他們能更好地寫作奠定基礎。
(三)利用動作釋放學生真摯情感
形式各異的身體動作也是語言表達的一種形式,同時更是學生通常使用的一種展現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方式,透過具體的肢體動作,能夠更加確切地表現出語文教材中的不同內容所賦有的多種層次感,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經典的詩詞《再別康橋》一課,需要學生在朗誦過程中配合與其協調的身體動作及豐富的面部表情,同時學生還要注意詩詞朗誦的音調調整,從而將其中作者對母校的感激與依戀之情充分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對整體內容有了進一步認知,加深他們印象的同時,也豐富了他們內心的情感。進而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展開想象,為內心真摯的情感找到良好的釋放契機與平臺。此外,高中語文教師在為學生介紹這首詩詞作者的具體知識時,想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徐志摩與愛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對詩詞基礎情感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有關視頻或是圖片,增強學生的理解與感悟,更能深切的體會其中作者矛盾復雜的內心情感。
(四)通過活動產生內心情感共鳴
興趣對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至關重要,特別是學生直觀的興趣,有利于他們更好的重新認知語文課程,轉變學習思想與學習方式,語文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利用協作學習、游戲活動、課外拓展活動以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在這其中,教師要積極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優勢,創新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并根據教師所提供的視頻及圖片,能夠直觀了解語文知識,使學生融入其中,進而激發他們的內心情感。比如教師在講解林黛玉進入賈府時,可以讓學生擔任文中的不同角色,賦予學生特定的角色,幫助他們更加深切的體會文中各個人物的真實情感,并在角色扮演中,挖掘到隱藏的內涵,總結出各人物的價值觀念與心理動態,以此來提升學生思想境界,加強他們的語文學習素養,讓學生全方位進行學習。
三、結語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將情感要素滲透到具體語文知識里,要努力探索核心情感因素,進而讓學生的內心情感得以豐富,思想得到進一步升華,真正健全學生的人格,提高他們的文化及情感素養。
作者簡介:熊建新,1976年生,湖北英山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現任教于湖北省英山理工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高中語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