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規范的書寫習慣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避免因為久坐等對學生身體產生不利影響。本文主要從當前小學生書寫的意義出發,結合學生當前書寫存在的問題,探究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習慣的正確方法。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規范書寫;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及時規范,調動學生書寫興趣
低年級學生處在相對特殊的階段,對周邊事物都具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書寫規范教學可以結合學生興趣開展。當學生表現出對教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等現象時,很可能是因為教師沒有掌握正確的書寫規范教學方法,教師要及時觀察教學過程中的各類問題,結合教學要求不斷完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備案,推動學生書寫規范教學在學生熱情高漲的情況下開展。單純的書寫坐姿訓練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因而教師應當將教學的關注點轉移到認識漢字形體結構和筆尖停頓等方面,結合有趣的小故事、字謎游戲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書寫規范學習中去。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猜字謎,“一個鍋,炒芝麻,炒了仨,掉了倆”。通過該字謎,學生很容易掌握了“心”字的寫法,教師再從該字入手,引導學生自己將“心”倒過來,變成豎心旁,再結合豎心旁開展新一輪寫字認字和書寫規范化教學。學生結合“心”字的寫法,很容易了解到豎心旁的正確寫法。教師可在此過程中引入書寫規范中與坐姿規范和拿筆規范相關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跟學生講:“同學們,就像心在做底和做豎心旁時完全不同一樣,做人也應當堂堂正正,做事也應當堂堂正正。在拿筆寫字時,如果坐著,坐姿就應當端正,按照書寫規范要求的相關內容坐端正,只有身體坐端正了,心才是端正的,用心寫出來的字才是端正。如果連坐姿都不端正,大家提筆寫字過程中,身體受到彎腰壓迫,身體供血很可能出現不及時現象,血液不能及時流到手上,長久坐下去,手就會出現發白,提不起筆來等現象?!苯處熗ㄟ^向學生傳播該類小知識,學生的眼界明顯拓寬,學生也會在此基礎上開展實踐等操作,驗證教師所講內容的真實性,在驗證完成后,學生對書寫規范的認識會更為深入,學生主動參與到書寫規范培訓中,對提高自身書寫規范化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教師也可有計劃地向學生講述同一偏旁同一結構的漢字的書寫特點,引導學生使用分類的方法展開書寫規范學習。教師可向學生介紹“盒、蓋”等字的形體結構特征和筆畫之間的勾連等關系,使得學生了解漢字的具體寫法,降低學生對漢字書寫的畏懼感,引導學生自覺調整書寫姿勢,以流暢的方式完成漢字書寫,最終養成良好規范書寫習慣。
二、拒絕修改,提高學生認真意識
低年級學生主要使用鉛筆寫字,鉛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通過橡皮修改自己的錯誤,但是隨著學生學習寫字的深入,學生對橡皮的依賴性越來越嚴重,部分學生現在出現了一寫錯字就使用橡皮擦修改的現象。在教師指正學生錯誤以后,學生馬上使用橡皮修改,雖然效率比較高,但是學生實際練習的作用相對較小,學生容易重復犯錯誤。為提高學生寫字的正確率,為學生鋼筆寫字做準備,教師要有計劃地調整其書寫教學策略。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在班級內開展“一日無橡皮”活動,活動結束后統計學生寫錯字的數量和不規范書寫現象出現的次數,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養成競爭意識,自覺參與競爭,提高自身書寫的規范性。但是學生在該類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不適應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計劃,從小事練起,逐漸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能力。例如在學生學會新的字詞之后,教師可隨機引導學生開展規范正確書寫小競賽,以將新學的漢字書寫一到兩行為標準,在其中寫錯字最少的同學獲勝。通過不定時開展小競賽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好勝心,學生在相對較大的書寫競賽中的安全意識和規范書寫意識會明顯提高,學生寫字過程中使用橡皮的概率大大下降,對提高學生寫字正確率,促進學生規范書寫具有重要意義。教師也可抽選規范書寫意識強,寫字正確率高的學生進行獎勵,允許該類學生提前使用鋼筆,引導學生在榜樣的激勵下自覺開展書寫練習活動,減少寫字錯誤率。教師順勢提高規范書寫要求,對學生良好規范書寫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文化教育,引導學生體會漢字含義
漢字是象形字的一種,了解掌握漢字的形體結構以及來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書寫,降低書寫過程的錯誤率。教師可以選擇對學生開展“音、形、義”三重教育,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感悟漢字的魅力,了解漢字的真正含義,促進其規范書寫。教師要加強對漢字“形”的重視,漢字中有許多形近字,掌握該類漢字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形體結構美。教師可以舉例,例如“形、型、刑、邢”等,雖然都包含“開”,但是偏旁不同,漢字的具體含義也不同。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感悟漢字的博大精深,提高學習興趣。教師也可引導學生臨摹書法大家的字帖,在臨摹過程中體會書法家在學習過程中規范和流暢并重,肆意灑脫的書寫狀態,感悟漢字的形體美。教師也要加強對漢字“音”的重視,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朗朗上口的文章,提高學生對漢字韻律的興趣。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朗誦古詩詞,像《詠鵝》《靜夜思》等,該類詩詞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降低學生朗誦學習的難度,對學生了解漢字的具體內涵也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漢字含義的教學。教師可隨機選幾個字,從字本身出發編一個小故事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多方面的努力下,學生對漢字和漢字書寫的興趣明顯提高,此時教師再有計劃地開展漢字規范書寫工作,學生執行的效率會明顯提高,書寫過程中的錯誤率也會明顯下降,對糾正學生習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提高書寫的規范性和正確率和培養規范書寫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四、教師引導,推動學生跟隨書寫
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是很有威嚴的一種存在,因而其普遍對教師懷有敬畏之感,對教師提出的觀點等堅決執行,這對教師授課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規范書寫的重視,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習慣,推動學生規范書寫習慣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漸拋棄原有的枯燥的“橫豎撇捺”規范性要求講解選擇,使用更多相對比較有趣的內容開展教學。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對學生進行親身示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和教師一起開始書寫練習,學生書寫的興趣可以被調動起來,在與教師同步練習的過程中,其書寫的錯誤率也會明顯下降。教師可以選擇就學生書寫過程中在停頓轉折等方面問題較多的地方開展針對性教學,使學生深入了解提、運、頓、收筆的規律,將自己書寫成果等與教師的形成對比,逐步改正自己在寫字過程中存在的錯誤。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模仿工作的重視,通過開展有意識的寫字示范,引導學生自覺模仿教師的書寫動作和書寫方法,提高學生書寫的規范性。為此,教師要加強對標準字的重視,盡可能選擇橫豎撇捺等筆畫針對性較強的漢字對學生展開示范,學生在觀看教師書寫幾個字之后即可對漢字筆畫形成基礎認識,再寫字時會主動模仿教師寫字方法展開寫作,對提高學生書寫的規范性,調動學生寫字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推動學生發展。
五、家校合作,避免學生放松警惕
低年級學生接受新觀點的能力比較強,但是其學習過程中也容易出現放松等現象。在對低年級學生開展書寫規范性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可能出現在學校表現良好,但是回到家就放松警惕,恢復其原來錯誤書寫習慣的現象。同時,隨著學習的深入,各科布置的作業等也會明顯增加,學生習題練習等過程中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學生自然會選擇以相對較快的書寫方式完成作業,書寫規范化等則不能及時體現出來,這對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統一規范性書寫的重視,通過推進家校合作等,增加與家長的聯系。教師要及時向家長宣傳正確書寫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明白加強對學生規范性書寫要求的意義和學生放松的危害,主動配合教師工作,監督學生放學后的書寫練習等活動,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將學生的規范書寫習慣培養進度等及時反饋給教師。通過家校聯合,教師可以了解到自己在課上并沒有觀察到的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改良自己的教學方案,制定更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方案,加強對學生規范化書寫的宣傳教育,使其調整對待規范化書寫的態度,加強對自己的標準要求,這對推動學生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規范化書寫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六、綜合應用,引導學生學習書寫結合
對學生開展規范化書寫教學的目的,是使其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并應用到日常學習中,規范自己的卷面形象,提高學生應試水平。當前,學生在書寫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當其進行專門的書寫訓練時,其書寫的規范性較強,書寫過程中的問題較少,但當其進行其他學科學習時,規范化書寫的成果卻并不能展示出來,規范化書寫教學成了學生的固定學科,學生的應用性較差,影響學生發展。教師要推動學生將規范書寫和各科學習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規范書寫的內容,使學生將規范書寫的成果在學習過程中展示出來。各科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及時對學生開展書寫規范等工作,使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博覽百家之長,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同時,學生也可結合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書寫問題展開反思,體會自身書寫的優缺點,秉承“揚棄”的選擇,調整自身書寫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自己書寫的規范性。
七、優化評價,引導學生感悟學習
教師評價對學生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評價可以對學生形成激勵作用,調動學生的規范化書寫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規范化書寫中,進一步提高自身規范化書寫的能力。而教師客觀嚴謹的評價可以使學生了解到自身在規范化書寫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導其主動調整書寫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展開客觀評價。例如教師可以定期收集學生的作品上來進行一個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的比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生的書寫興趣,及時對孩子評價;開展一些書法比賽,提高學生的書寫速度。以前有的孩子書寫的是磨磨蹭蹭,通過訓練之后書寫的速度快,而且寫的又規范,通過收集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生進步;把學生之后的作品進行一個展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覽出來,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學生更加熱愛書寫。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書寫整體性的重視,引導學生在相對大幅度的書寫過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成就,避免學生因為一個字的好壞產生大喜大悲等情緒,將學生從書寫中解放出來,使學生在規范化書寫的同時了解其書寫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寵榮不驚的處事態度。教師也可在班級內推動學生開展書寫成果展示活動,將學生的優秀書寫成果在班級內展示交流,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學生也可在此過程中形成競爭意識,主動學習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優點,取長補短,在此基礎上調整書寫策略,提高自身規范化書寫水平。
八、小結
規范化書寫習慣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對學生長遠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規范化書寫的重視,通過故事教學、家校合作以及示范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規范化書寫的關鍵點,轉變其對待書寫的態度,自覺約束自己養成規范化書寫的習慣。
參考文獻
[1]熊道嵐.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21).
[2]吳眾蓮.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寫字能力[J].新課程(中旬),2017(6).
[3]王維秀.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策略[J].讀與寫,2017(34).
作者簡介:龐波,女,1978年生,廣東省吳川市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