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緣
【摘要】新課改形式下,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而“五環”教學模式較好地適應了新課改的發展趨勢,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
人,也讓學生的“學”成為自動、自覺、自立的“學”,使學生充滿樂趣、自信和希望。
【關鍵詞】“五環”教學模式;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改革如一縷春風,迅速吹進了我們的校園,吹遍了神州大地。不同于以往的“教師為主”的理念,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求知的主體。《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我校構建了名為 “五環”的教學模式。“五環”是五個教學環節的簡稱,即“課前先學先行環節”“課堂問題反饋環節”“課上互動研討環節”“課內訓練鞏固環節”“課后拓展提升環節”。對于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正確理解掌握“五環”教學模式,并將其落到實處,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以課文《沁園春·長沙》為例,簡要介紹“五環”教學之法。根據班級的學生人數,盡量將班級學生平均分為6到9個組,每組人員要按成績的上、中、下等來組合。
一、要求學生在課前先學先行
(一)設置該環節的做法及要求
課前安排學習任務,完成“自我檢測”。1.自讀文章。要求讀準字音,結合注釋弄懂生字詞,初步感受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2.查閱資料,了解寫作背景。3.完成導學案的自我檢測部分,或完成教師預設的問題,如:(1)詞的上下片在寫法上有分工,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你能說出詞的上片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來寫的嗎?(2)詞的下片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3)初步欣賞了本詩,你還存在哪些疑惑?
(二)預設該環節的目的
1.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 性;2.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識記等自主學習能力;3.提高教學的時效性、針對性。
二、組織學生整理先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
(一)該環節做法及要求
1.展示課堂學習目標,讓學生知曉本堂課所要完成的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2.組織學生通過完成選擇題、判斷題、主觀題的形式檢查自學效果。如:
(1)下列詞語中,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橘子(jú) 桔(jú)梗 層林盡(jìn)染
B.寥(liáo)廓 綢繆(móu) 百舸(kē)爭流
C.沉浮(fú) 蒼(chāng)茫 滄(cāng海桑田)
D.伴侶(lǚ) 酋長(qiú) 揮斥方遒(qiú)
(2)填空
詞又名( ),是一種押韻的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句式長短不一。作為詩歌的一種,詞興起于( )代,盛行于宋。
3.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理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設置該環節的功能
1.了解學生對課文的初步掌握情況。2.肯定學生的自學成果,調動其積極性。3.對于學生都會的內容不講,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引導學生做好課上互動研討
(一)該環節的做法及要求
1.合作學習,明確成員的分工。2.以小組為單位,對反饋生成的問題進行合作討論,采用互幫互學、生生互動、兵教兵的方式,共同解決問題。3.合作學習后,將通過合作學習后多數學生依舊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出來,與教師共同探討學習。4.教師對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都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點撥講解。5.對于一些難度較大而無法進行互動的內容,教師應進行講授,要講好、講透。如:(1)上片中哪些詞特別富有表現力?(2)下片最后三句“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作用是什么?6.歸納拓展。在解決問題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點,并進行適當的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
(二)設置該環節的主要功能
1.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教師點撥講解,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2.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3.培養學生的組織、表達、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的意識。4.改變學生只聽不說,不積極、不主動思考問題,不積極參與的被動依賴習慣。
四、引導學生進行課內鞏固訓練
(一)設置該環節的做法及要求
1.獨立完成當堂訓練題。如:(1)這首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古人筆下的秋景多肅殺悲涼、清冷慘淡,情調悲涼低沉,而毛澤東筆下的秋景為何如此絢爛多彩,充滿生機?2.教師點撥當堂訓練題。3.歸納小結本課時所學內容。
(二)設置該環節的主要功能
1.評價,檢測每個學生是否做到“堂堂清”。2.鞏固,強化鞏固知識點。3.轉化,引導學生通過練習,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精心設計課后拓展問題
(一)設置該環節的做法及要求
1.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教師及時批改、點撥。2.嚴格控制作業量。
(二)預設該環節的功能
加深學生對該內容的鞏固,進一步理解與掌握。
以上的“五環”教學模式只是一種模式,要想真正地把課堂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自然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而教師的有效引導一定是建立在充分的教學預設前提下的。總之,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刻感悟到我校的“五環”教學模式是值得推廣的模式,它構建了一種新的課堂文化,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使課堂成為學生發展的樂園。
參考文獻
[1]李峰.初中語文“五環節教學模式”的特色分析[J].教育探索,2016(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