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摘要】在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拓展性閱讀對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拓展性閱讀能夠極大地開拓學生的語文閱讀范圍,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與動力,能為學生適應建設學習型社會與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
【關鍵詞】立足文本;拓展性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拓展性閱讀對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許多教師在目前的拓展性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該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運用出現了一定的偏差與異化問題,導致拓展性閱讀教學偏離了語文閱讀教學目標,造成教學效益下降。不少教師認為只有拓展教學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由此,便以“拓展閱讀”教學為名,將學習范圍進行了“無限”的拓展,使語文課變成德育課、影視音樂欣賞課等,出現了“非語文”“游離文本”等不良傾向。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實施拓展性閱讀?我認為只有立足于文本,適度拓展性閱讀,才能有效地服務語文教學,使閱讀教學更有深度。
一、立足文本求寬度
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課堂的拓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要以本為源,扣本拓展,為本服務。拓展延伸應為課文的主題和教學目標服務,為深入理解內容服務。教師在課堂上要深挖教材,緊扣文本,尊重教材,適當滲透,整合課內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以教材文本為中心,向“同類”文章拓展
進行拓展教學,所選教學材料既可以與課文同題材,還可以選用同一類的文體材料,還可以選擇寫作方法一致的閱讀材料。
從廣義上講任何課文都算是一種互文,每一個獨立的課文都是不能自足的,要對一篇課文進行深入理解,找出它的特色,就必須和其他課文進行相互對比與參照。比如在《開天辟地》一課中,我就將各民族的創世神話推薦給學生,可以給學生學習這個神話的一個互文參照,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互文對照學習與理解。通過這樣的互相滲透與借鑒,就能讓學生從不同視角來理解教材內容,通過運用多信息呈現給學生,還能培養學生多信息閱讀與處理的能力。
(二)以節選文本為中心,向整個作品拓展
因為教材容量限制,教材中所選的中外名著作品,只能選擇一小段來編入課文中,這樣對學生全面深入理解課文主旨大意與中心思想帶來不小困難,所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原著進行閱讀,就非常必要。如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我向學生推薦《水滸傳》;學習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讓學生在課外讀《史記》。通過讓學生原汁原味讀原著,既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豐富學生知識面,還可使學生對所選課文有深入的理解與把握。
(三)以作者作品為中心,向同一作者代表作拓展
如學習了《只揀兒童多處行》,我向學生推薦冰心的《繁星》《春水》《再寄小讀者》等,還比如學習了《夾竹桃》,又會向學生推薦季羨林的《季羨林散文集》等。這樣,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作家的生活道路、思想性格、創作成就,學習作家勤勉的學習精神、嚴謹的創作態度、濃濃的愛國情懷,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以某一課文為中心,向相關聯的內容拓展
在每冊課文中都有一些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歇后語等等知識,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的知識點,開展一些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等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多讀、多識、多知,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走向生活尋適度
進行語文教學,教師不能僅限于教材課文,要把閱讀教學視野從教材文本中拓展出來,引導學生的閱讀,把教材閱讀與學生生活相聯系。這樣就能讓學生在閱讀中加深對作品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感受與體會,就能有效拓展閱讀空間,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一)細心觀察,留意生活
由于教材中所選文本中的主人公與事件,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著相當的“差距”,這樣就使學生在理解課文時易出現認識偏差,不能做到全面深入。即使一些課文所述內容是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又常常是學生熟視無睹的現象,進行課文閱讀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去用心觀察、體驗,這樣既能讓學生對生活有所體驗,又能擴大其閱讀視野,加深對課文理解,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教學《小露珠》時,因為小露珠是學生經常見到的,很少能引起學生的深入觀察。課前,讓學生閱讀介紹小露珠的相關科普文章,了解小露珠的形成過程。然后,教師給學生提出觀察小露珠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根據小露珠特點來詳細觀察,就能理解小露珠的存在,使植物才能茁壯成長。如此,就能提高課文教學有效性。
(二)創設情景,體驗生活
要提高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注重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作為基于生活情景的學習方式,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于一些遠離學生生活經驗的課文,教師可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借助于生活情境進行學習,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可把課文分角色編成短劇,通過學生表演,就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理解。
如在《掌聲》一課中,當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體會不到文中殘疾的小英內心真切的情感。為此,我試圖讓學生對文中小英的演講內容作了補白,說清小英患病的經過、內心的痛苦以及家人的鼓勵,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補白,才能使學生真正明白小英的坎坷的人生之路,掌聲給人的信任,溫暖與力量,它能喚起人的尊嚴。學生設身處地來到小英身邊,與文本情感點引發共鳴,賦予掌聲深深的情意。
總之,立足文本,適度拓展性閱讀融入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信手拈來,不事雕琢,妙趣天成??此撇唤浺忾g的拓展延伸,卻能夠非常自然地打破教學難點,深化文章宗旨,“有教無痕,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黃巨萍.語文拓展閱讀的策略研究[J].語文學刊,2010(17).
[2]陳淑華.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