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科學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成了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中學語文“寫讀創”教學改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展的。語文教學改革一直是教育事業面臨的難題,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當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因此語文“寫讀創”教學改革實驗注重對教學和育人之間的平衡,將學生培養成具備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素質人才,能夠使學生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不斷學習發展。本文將針對中學語文“寫讀創”教改實驗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素質水平,并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談談看法和體會。
【關鍵詞】中學語文;寫讀創教改實驗;認識看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寫讀創教改實驗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重點,深入課本教材閱讀研究,并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和語文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讓學生通過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方式更好的學習語文。在讀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狀況和出現問題的觀察,追求在不斷修正中提高學生的探究欲和語文綜合素質。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讀寫能力帶動聽說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
一、寫讀創教學模式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結構
寫讀創教學構建了合理的教學模式,能夠通過對閱讀和寫作的聯系教學,以文本閱讀、知識遷移和創新寫作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課本教材資源的深度挖掘,也能夠充分利用課外材料,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一些重點課文教師將進行仔細精心的講解,實施范例教學法,通過深入透徹的分析課文內容,以實例教學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培養學生學會基本的閱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面對一些選讀課文時,教師往往采用由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扮演好引導輔助角色,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做好學習監督工作,保證問題解答和拓展分析指導的準確明了。以課堂教學時間為40分鐘為例,教師占用課堂教學時間約為10分鐘,剩下30分鐘的時間交給教學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受到語言熏陶和文章情感的打動,獲得心靈上的體會和思考,使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從中獲得語言文字運用方法和知識的積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提高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和效率
寫讀創教學模式中對于寫作課堂有兩個要求,即以“命題—作文—討論—總結”為主要步驟的單課時課堂,和以“實例師 范—寫作指導—修改點評—總結”“命題—寫作—討論—點評—修改—總結”為主要步驟的雙課時課堂。單課時課堂注重對學生的寫作實踐訓練,使教師能夠迅速了解學生寫作水平,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做出指導和總結性評價,幫助學生最快的發現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寫作能力。
雙課時教學模式側重對學生寫作過程中每一步的細節掌控,注重學生在寫作時能夠突出自身情感,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和意見,對于寫作技巧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遣詞造句能力、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段落邏輯順序和通篇文章情感的掌控,教師要教會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觀念,多觀察生活,積累知識素材,充分發揮聯想,使自己的積累變作燦爛的語言之花,切忌形成假大空的寫作陋習。隨著學生思維不斷敏捷,寫作的效果越來越好,最終將使學生的語文素養越來越高。
三、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寫讀創教育模式立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通過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以多種手法進行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學習,最終促進他們綜合素質能力和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的提高。寫讀創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于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興趣,還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寫讀創教學模式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對語文問題的辨別和解答能力明顯上升,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更加強烈,對生活的觀察和聯想更加豐富。
四、寫讀創教學模式實踐應用策略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教書育人為教學思路,目的是能夠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社會型人才。寫讀創教學課堂應當注重民主性和創新性。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出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沒有壓抑感,天性得到自由釋放,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使學生達到能夠自讀、自寫、自學、自用的最終目的。
(二)注重生活化讀寫教學
寫讀創教育模式注重對學生的生活化教學,語文課堂往往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教師應當培養中學生豐富的語言知識和語文視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讀課內,也要讀課外,在學作教學中,不僅要寫議論、敘述等常用文體,還要會詩歌、小說、散文和劇本。教師還要認識到創造來自于生活和社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和生活中發現語文的存在,學會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成為一個能夠立足于社會的創新型人才。
五、總結
總而言之,寫讀創教學改革實驗的產生既是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以自主探究的態度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在聽說讀寫中認識語文,發現語文學習的魅力,能夠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文字,提高語文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序修.知識經濟與語文素質教育(上)——兼論“中學語文寫讀創教學改革實驗”[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1999(6).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