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蘭英
【摘要】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都是為了抒發一定的情感。本文運用馬正平教授的寫作賦形思維,闡述了在記敘文中插入景物描寫的方法,弄清楚了景物描寫的思維過程,并整理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即先定感情基調,然后選擇與此基調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用這些材料對感情基調不斷地渲染、強化。
【關鍵詞】初中記敘文;賦形思維;重復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教學目標:學會記敘文中將景語變為情語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掌握“重復”這一寫作思維方法
教學對象:七年級
教學時間: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非常開心,早上來學校的時候下著小雨。雨調皮地打在車窗上,仿佛爭先恐后地想要跟我做朋友。路邊的柳樹不似春夏那般碧綠,可依然矍鑠,風一吹還跳起了老年迪斯科呢!遠處的霧給一切籠上了一層輕紗,讓這原本就很美的早晨更增添了幾分朦朧的詩意。我真愿意留在這早晨,做晨間的一縷風、一滴露、一株草。
我看見的早晨之所以格外美,是因為我心情好。因為高興,下雨也是有詩意的;因為高興,起霧也是一種朦朧美。如果心情煩悶所看到的景還會這么美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段文字,看看不高興時他們眼里的景又是怎樣的。
生讀: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冰心《荷葉·母親》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史鐵生《秋天的懷念》師:因為煩悶,所以冰心聽見的雨聲是—。生:繁雜的。師:看到的天 是—。生:濃陰的。師:因為雙腿癱瘓,心情低落,所以史鐵生看見的窗外的樹葉不是一片生機,而是—。生:唰唰啦啦地往下落。師:高興時看見的景物也是美的,不高興時看見的景物也很蕭索,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在記敘文中,所有的寫景都是為了表達情感的,景語都是作者當時心情的寫照,一切景語皆情語,景是不能脫離情而獨立存在的。
二、景語到情語的方法—重復
1.什么是重復
師:在剛剛過完的體育節上,我們班接力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當聽到這消息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生:高興、興奮、激動。師:這時候頭上的天,天上飛過的小鳥,操場邊的樹,樹旁邊的芭蕉,芭蕉下邊的小草在你的眼里是怎樣的?請用一句話描述當你聽到這一興奮的消息時你眼中的一處景。(學生寫一句話,開火車起來念自己寫的一句話, 老師將學生答案串成一段文字)師:同學們如果把剛才這幾位同學寫的景疊加在一起,是不是就成了一段很美的景物描寫?而且疊加在一起的這段話與單獨的一句景物相比,所表現的高興的情感就更加的強烈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其中一種把景語變為情語的寫作思維方法——重復。
2.怎么重復
師:在我們學過的很多課文中也用到了“重復”這一方法,比如莫懷戚的《散步》。生齊讀:大塊兒小塊兒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兒……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師:作者想要寫生機寫生命力,于是選擇的新綠、嫩芽以及咕嚕咕嚕的冬水都是與生命力有關的。師:又如魯迅的《故鄉》。生齊讀: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師:注意藍色的詞句,深冬、陰晦、冷風、蒼黃的天底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絲活氣,這些情感相近的詞句的放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即是凄涼、悲涼的,所以魯迅先生最后說了句:我的心經不住悲涼起來。師:這些例子都有一個共同點,作者心中先有了感情傾向,在選擇材料的時候,都是選擇與這一感情傾向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對所定下的感情進行不斷地渲染強化。這就是記敘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三、試身手
師:我們來練練筆。小學畢業的這個暑假,你可能會因為期待初中生活而激動得睡不著,也可能會因為懷念以前的朋友而睡不著,推開窗,你可能會看到月亮、星星,可能會看到遠處的燈光,也可能是一片漆黑,但因為你的心情不同,所以你看到這些景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就讓我們運用這節課所學到的方法,將你所看到的景變為情語寫下來吧。字數200以內。
四、評價
1.學生互評;2.老師點評
五、教師寄語總結
師:從你們寫的精彩的片段中,我看出大家已經學會了將景語變為情語的方法——重復,你們在寫的時候,很多都是表達了對曾經生活的不舍和對朋友的懷念。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面臨很多分別,但每一次的分別都預示著一次新的人生旅途的開始。初中生活即是你們新的人生旅途,這一旅途對你們來說是未知的,更是新奇的。在這段旅途中你們會遇到愛你們的老師,會遇到知心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會學到許多你不知道的知識,通過這些知識你們會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又多一分了解 。同學們,希望你們能夠很快地適應初中生活,希望你們快樂且充實地度過這三年,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實現心中的夢想!
六、作業布置、板書設計(略)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