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若璇
【摘要】對《紅樓夢》中的精湛對話藝術進行語用分析能夠幫助讀者更深刻的理解《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關系。本文分別從以言行事行為、言外之力、會話合作原則在《紅樓夢》人物對話中的體現三個角度探討了其中的隱含之意和文學價值。希望這些觀點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文學作品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交際中去。
【關鍵詞】紅樓夢;人物對話;語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其中含有大量的對日常對話的白話描寫。從語用分析的角度對《紅樓夢》中的對話進行探討,能夠幫助讀者精確的把握人物的特性和情節的發展。
一、以言行事行為在《紅樓夢》人物對話中的體現
以言行事行為也成為“語旨行為”,是指通過語句來完成某種行為的言語行為。《紅樓夢》中以言行事的對話行為主要為表述類、指令類、承諾類和表態類。表述類言語行為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以言敘事,具有真假之分;指令類言語行為,是指說話者試圖指 揮某人或某個群體去做某事,無須使用動詞就可以表達“有所為之言”,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階級性;承諾類言語行為,包含“許諾”“保證”“發誓”等形式,指說話者遵守某種約定和責任去做某事,并無真假之分,只有是否恰當,是否真誠,是否明智之分;表態類言語行為,是指說話者通過某一言語表達自身的態度和情緒。表態類言語行為能夠與表述類言語行為進行相互滲透和融合,這一現象在《紅樓夢》中也較為常見。例如在二十一回中,襲人見到寶玉在黛玉和湘云房中梳洗,獨自回到房中之后與寶釵之間的對話。“忽見寶釵走來,因問道:‘寶兄弟哪去了?襲人含笑道:‘寶兄弟哪里還有在家的工夫!寶釵聽說,心中明白。又聽襲人嘆道:‘姊妹們和氣,也有個分寸禮節,也沒個黑家白日鬧的!憑人怎么勸,都是耳旁風。”看似無關的話語卻表現了襲人與寶釵心照不宣的事實:寶玉不在屋里自然去了黛玉的居所。此外,“寶兄弟”是寶釵對寶玉的稱呼,此時襲人順著寶釵稱寶玉為“寶兄弟”以及后續抱怨的話語,也隱晦地表達了襲人對黛玉、湘云的不滿和對寶釵的投誠之意。
二、言外之力在《紅樓夢》人物對話中的體現
言外之力,是指通過謂語、詞序、語調、重音等形式表述說話者的心理狀態和隱含之意,從而使得同一語言樣式表現出不同的目的和意圖,重視言外之力與具體語言語境的結合,能夠有效幫助讀者理解人物之間的對話。《紅樓夢》中的言外之力在語氣詞、副詞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例如,書中的第七十二回,“賈璉垂頭含笑想了一想,拍手道:‘我如今竟糊涂了!丟三忘四,惹人抱怨,竟大不像先了。鴛鴦笑道:‘也怨不得。事情又多,口舌又雜,你再喝上兩杯酒,哪里清楚的許多。一面說,一面就起身要去。”賈璉口中的“竟”字體現了其自責自嘲意義,與第十六回趙嬤對賈璉抱怨相對應,與此同時,也將賈璉的神態動作通過這一副詞生動的體現了出來。
三、會話合作原則在《紅樓夢》的人物對話中的體現
對話雙方遵循合作原則,能夠保障對話的順利開展。首先,質量原則是指雙方的交談應當合情合理,話語真實且有依據;其次,關聯原則是指交談雙方的語句能夠前后順暢相連,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再次,數量原則是指交談者能夠提供給雙方充足的信息含量;最后,方式原則是指交談雙方使用的言語組織形式貼切準確,避免使用具有歧義或相對晦澀難懂的詞語。這四項原則并非相互獨立的,在對話中,說話者可以將其進行自由組合,以表達相應的含義。但是,當字面意義無法真實確切地表現說話者的交際意圖時,說話者就會故意違反繪畫合作的原則,以凸顯其言語之下的深層含義,以達到其隱含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違反會話合作原則的說話者,并不是為了中斷彼此的交談,而是為了進一步傳遞信息。在《紅樓夢》中,這樣的交談往往是小說進入高潮的標志。例如《紅樓夢》中的第三回寶玉與黛玉的初見。“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便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在這寶玉與黛玉的對話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寶玉違反的關聯原則,其詢問黛玉的話語前后不照應,因而“眾人不解其語”。實際上寶玉之所以這樣詢問黛玉,是由于他自身是銜玉而生的,當他看到黛玉之后,就認為黛玉也是與眾不同的。因此,寶玉問黛玉是否有玉,是表達了其對黛玉的欣賞與喜愛之意。此外,說話者也會出于禮貌性的緣故在對話中故意違反會話合作原則,以避免周圍人的尷尬,以調節周圍氣氛。
三、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現代語用學理論對《紅樓夢》人物對話的分析,能夠在幫助讀者更有效地理解說話者的隱含意圖的同時,促進讀者人際交往能力的增長。
參考文獻
[1]連超鋒.一穴得氣,全脈貫通——《紅樓夢》從二十一回到二十四回中的“陰陽對話”[J].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2017.
[2]劉明妍.淺談以典故為語用預設的作用——以《紅樓夢》中的對話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6).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