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緒偉
【摘要】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闡述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指出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不高的原因,提出了在中職語文課堂上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至今,“核心素養”一詞早已成為教育各界的熱點和焦點。教育工作者對此展開了各種各樣的探討,其中就包括在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方面做出的努力。筆者結合自身在中職語文教學一線的實際,談談自己的見解和做法。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究學生核心素養是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的需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從語文學科的角度來說,語文素養是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具體包括語文知識、語文習慣、學習方法、語言積累、認知能力和人文素養等要素。準確地說,語文核心素養不是指具體的語文知識和技能,而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和未來的生活中應具備的語文應用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
二、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不高的原因
1.學生的語文基礎差。中職學生大都是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他們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就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造成語文基礎知識能力較差。
2.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中職學校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存在厭學的現象,以為進入到職業學校,就不用努力學習了,這一想法同樣體現在語文學習上。很多中職語文課堂往往陷入教師侃侃而談、學生百無聊賴的尷尬境地。
3.教學表現趨于形式化。目前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只注重課堂的表現形式,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人為地添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教學環節,如脫離文本內容的拓展延伸,割裂文本教學連續性的當堂訓練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質量。
三、課堂教學中提升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語文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能調動學生求知和探索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中職學生對很多事物同樣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當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下,中職語文教師在基于核心素養的理念下,要不斷完善相應的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在構建有效語文課堂的同時,吸引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比如在課文《離太陽最近的樹》一課的講授中,為了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策略上做出一些調整,并進行一些有意思的提問:
同學們知道紅柳樹嗎?知道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嗎?它們生活的環境是怎么樣的?大家想要對紅柳樹有更多的了解嗎?這樣引導可以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學生也更愿意主動地學習,也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在熟練閱讀的基礎上對問題、閱讀材料進行質疑,這樣才能認真探究和深度思考。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可有效提高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二)適當采用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能通過創設典型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這樣學生會聽從自身感官的引導,身心愉悅,注意力集中,學生興趣也會增加。
為了構建有效的中職語文課堂,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提升,每一名中職語文教師都應該掌握情境教學的正確方法,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要求。比如在教授戴望舒的《雨巷》這一首現代詩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方式對詩歌進行導入,隨后播放配樂朗讀音頻,讓學生隨著音樂進行個人朗讀或者集體朗讀。通過這些情境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受到感染。教師可趁機引導學生體會詩歌意境,感受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可以先對詩歌創作的背景進行導入,接著再播放相關的配樂朗讀錄音,在教學時間充足的情況下,還可以引導學生隨著所播放的樂曲進行朗讀。
(三)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加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來就不高,這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微課視頻、教學平臺等手段進行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圖像和視頻信息的記憶遠遠高于對文字信息的記憶。新型教學形式在中職的綜合運用,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
除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職語文教師還應該靈活運用講授式、問題探究式和模擬與實踐式等教學形式。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自身教學理念的更新,從中職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發展需求,通過不同的教學形式為提升中職生的核心素養而努力。
總之,課堂教學是提高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因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努力,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新方式,達到語文教學的最好效果,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牛國輝.淺析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J]. 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1(10).
[2] 王玉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
附 注
本文為大連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中職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ND2017280)成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