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
【摘要】創新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為國家培養人才時需要特別注意的重點項目。在語文教學上也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本文將依據實際教學經歷,根據實際教學中的教學案例,總結出一套系統地、規范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高中語文;創新能力;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許多媒體和家長都在批判我國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中國制造在世界范圍內一度也成了“山寨”的代名詞,由此可見,我國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確實存在不足,這應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恥辱。所以,我國也在逐步重視起學生的創新能力,教育部也一直提倡培養創新型人才,而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其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就是從日常教學的細節出發,將創新能力培養一點一滴地注入日常教學工作中。
一、用探究式教育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就是學會獨立思考,特別是對于教師來說,大多數教師都習慣將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用灌輸式教育替代探究式教育,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就要將教學方式轉變為探究式教學。以教學古文《蜀道難》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文章主題的探究思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得出答案。比如可以用問題“哪些句子體現了蜀道之難”來引導學生探討文章中對于蜀道艱險的描寫,學生通讀文章稍作思考后應該就能找出答案,十分簡單。之后便可以由淺入深地提出更加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文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句話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這樣選出文章中特殊的句子,逐字逐句進行分析,讓學生仔細推敲這些文字之中的情感和作者的心境,接著便可結合之前得出的這些結論,讓學生認真總結其中的蘊含的深層含義并得出結論。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所需要做的只是提出問題,并在學生思路受阻時適當給予提示,幫助他們疏通思路,但是千萬不能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更不可由教師替代學生的思考,由教師來代替他們總結,這樣才能讓學生以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鍛煉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進學習
在進行創新能力教學時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模式切勿過于單一化,教師只專注于講課,很難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聯系,這樣的教學狀態不但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無法讓學生參與進課堂,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嘗試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多多利用其他教學輔助工具來讓課堂豐富多彩。例如教學文章《荊軻刺秦》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輔工具播放古裝劇中改編此段劇情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現代人的當代戲劇演繹來更加形象生動地了解到文章中荊軻與高漸離別離之時“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和豪情。通過視頻的媒介教師能以超越口頭敘述的方法更加真實,更加直觀地讓學生學習課文,同時這樣的方式也具有足夠的趣味性,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除了用當代的戲劇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所講內容的不同而選擇性地采用其他教學渠道,例如傳統戲劇和民俗樂曲等,還可以做到既讓學生學習知識,又幫助傳播傳統文化,讓學生學到課本之外的知識,幫助學生進行多方位的學習,拓寬知識面,學生就擁有了創新能力的基礎。
三、讓學生通過分享學習經驗而互相促進
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要讓學生習慣于用創新性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學習,作為教師而言,可以通過讓學生之間互相分享學習經驗的方法來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具體實施方式上,教師可以定期性地幫助學生開一個學習研討會,在研討會上教師組織學生將自己學習中得到的經驗或者心得總結分享出來,如果有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或者小竅門也都可以分享給大家,如果學生真的在學習能力方面比較差,學生還可以在其他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比如將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有意義有思想內涵的書籍分享給大家,無論什么,只要是有好處的,符合普遍價值觀的東西,學生都可以拿出來分享。在同學進行討論的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控制研討會的氛圍,既不能過于自由使學生七嘴八舌而產生混亂,也不能讓他們太束手束腳無法放開內心自由討論,要將學習研討會發展成一個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出主意的頭腦風暴。以學習研討會的模式,能讓不同能力和不同層次之間的學生互相交流,互相促進,有些學生有很好的學習能力,能夠自己獨創一套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些沒有這方面水平的學生就可以將他的經驗借鑒過來,然后再根據自身的情況優化創新,產生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而其他學生的優秀興趣愛好也是可以啟發其他同學的好奇心,讓他們擴展視野和知識面,對于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具有十分正面的作用。
四、結語
在當今社會最需求的就是創新型人才,所以我們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肩負的責任就是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創新的基礎便是需要他們能獨立思考,教師能靈活教學,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促進、博采眾長,本文重點從這三個方面探討了創新能力培養的要素,希望教師能結合本文的教學案例,從實際出發,幫助學生鍛煉好創新能力,為“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徐曉艷.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7(6).
[2]肖吉書.淺談高中語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魅力中國,2017(41).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