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道翔
摘要 近年來,國家出臺新的政策明確了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新口徑與要求,擴大了科研院所在經費管理方面的權限,無形中也增加了科研院所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該研究分析了新形勢下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特點以及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思考。
關鍵詞 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29-0095-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issued new policies to clarify the new scope and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 management,it expands the authority of the fund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increases the possible financial risks in the fund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management of basic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management,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 Basic unit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上述政策的出臺明確了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新口徑與要求,進一步擴大了科研院所在經費管理等方面的權限,體現了“簡政放權、以人為本”的理念。但相關財務管理人員要清醒地認識到管理權限的下放以及經費使用的靈活、便捷,意味著科研院所在經費管理方面的責任更加重大,可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財務風險。新形勢下,基層農業科研單位如何既管理好科研項目資金,又能更好地防范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新形勢下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特點
1.1 科研項目經費來源的多樣性 基層農業科研單位項目經費來源趨于多樣性和多層次性,承擔來自國務院部委、省級主管部門和地市級的專項經費項目等。按類別分有國家科技計劃、公益性行業專項、發改委項目、省級科技計劃、市級財政項目等。來源不同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和會計核算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1.2 科研項目經費下達滯后 隨著科研項目國庫集中支付趨行,通過國庫下達的科研項目資金比重越來越高,而國庫資金支付主要采取財政直接支付,只有很少的比例(一般不超過當年下達經費的30%)可以采取財政授權支付。由于農業科研項目實施存在明顯的跨年度與季節性的特點,基層農業科研單位存在科研項目資金需要墊支與國庫集中支付不允許墊付資金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國庫下達的項目經費有使用進度與結轉次數要求,科研項目經費下達后,又存在突擊花錢的現象。
1.3 管理的領域半徑從內部拓展到外部 單個農業科研單位的研發力量是有限的,為了研發或者攻關科研難題,近年來,具有不同研發優勢的科研單位共同合作申報科研項目已成為項目申報的主流力量。不同于單個單位申報科研項目,共同合作申報科研項目的管理領域半徑已從個別單位內部拓展到整個項目承擔單位。
2 新形勢下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科研項目預算編制不科學、不合理 一般科研項目預算是由科研人員編制的,科研人員由于缺少必要的財務知識,在編制科研項目預算時并未按照完成科研項目可能用到的費用科目數量與最新價格進行精確計算,測算出來;而是依據過往經驗,進行大致測算,這樣簡單粗略的預算編制方式,必然導致科研項目預算數的不準確[1]。為了完成項目的既定目標,項目執行數與項目預算數之間必然存在脫節。此外,由于基層單位財務人員人手有限,并同時肩負著本單位事業經費、科研項目經費、預算執行、財務管理、稅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平時工作強度也比較大,科研人員在編制預算時,也較少能尋求到財務人員的專業化指導。另一方面,在申報科研項目預算時,一般要求科研人員在較短的期限內必須提交,時間緊,工作量大,客觀上導致科研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按照本年預計的實施內容進行測算,而是在可能用到的科目之間按比例分攤測算,導致項目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合理。
2.2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內控制度有待健全 基層農業科研單位在項目經費管理方面的內控制度還有待健全,有些基層單位雖然制定了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但是涵蓋還不夠全面,亦沒有制定可操作的流程圖[2]。現有的內控管理制度也未得到嚴格執行,主要表現在科研項目經費未能全部做到單獨核算、專款專用。項目執行報銷過程中,相關財務手續、附件不夠齊全。項目結題前突擊花錢,科研項目之間臨時拆借、調賬的情況還時有發生。財務人員對來源不同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不夠熟悉,增加了相關科研項目由于會計核算不規范帶來的財務風險。例如:購買原材料,缺少出入庫手續;大額的材料、物資采購,缺少合同與清單;涉及會議、培訓的缺少通知、簽到表與支出明細;購買固定資產、機票不嚴格履行政府采購手續,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未登記入賬固定資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