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要求發展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然而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作文評價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師的專屬工作,學生很少參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評價的意識比較差,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難以得到培養。本文主要針對學生在作文評價環節缺失的問題,從自評、互評、教師指導評價等三個角度,論述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價。
【關鍵詞】中學語文; 學生主體 ;作文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四階段的學習目標與內容中提出:“根據表達的需要,借助語感和語文常識,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毙抡n標提倡發展中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筆者認為“評作文”的能力是“改作文”能力的基礎。只有在“評作文”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明確如何規避問題,才能做到對作文的有效修改。由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課時壓力、工作壓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部分教師認為中學生不具備作文評價的能力,因而忽視了在作文評價環節中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評價。筆者認為,作文教學應該提高培養學生作文評價的意識,提高作文評價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評價,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
一、組織學生自評,問題反思
一篇作文完成后,首先讓學生給自己一個分數并標明理由,強制性使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評判。很多中學教師會認為學生不具備評價作文的能力,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價只是對課堂時間的浪費,因此往往不讓學生參與作文評價?!靶抡n標”明確提出要發展學生的“評改作文”能力。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提高培養中學生評價作文能力的意識,讓中學生學習如何進行作文評價,參與作文評價,提高對作文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進行自評,學生在自評的過程中會針對作文的評分標準反思自己作文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結合老師的講解和評分標準對自己作文從審題立意、材料選擇等多個方面進行重新審視,不僅可以明確自己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還可以把握作文的評分標準,從一個“小老師”的高度去審視自己的作文,學生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強化學生自評的環節,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在作文后的反思能力,更是為了學生之間的互評打下基礎。
二、組織學生互評,分析問題
作文評價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之間互評,老師可以將4人分為一小組,小組成員討論給分,并分別寫出理由和評語。構建主義認為:“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把握都帶有個性化的色彩,只有經過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個人的理解才會全面而深刻?!币虼耍瑢W生之間的互評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之間的互評不僅有利于評者在評論的過程中細化評分的要求和重點,也同時把握其他同學在審題立意、材料選擇上出現的問題。學生互評不僅僅評出的是分數,更會標劃出精彩之處說明理由,還會對文章整體寫評語。這樣一篇作文將會收到4—5個同學的評語,這就使得文章中的優缺點更加的詳細突出。中學生正處于對他人評價極其在乎的心理發展階段,因此同學之間的評語相對更能引發學生的關注度。
學生自評和他人的評分之間一定會存在著分差,這種分差在 某種程度上就造成了學生心理上的落差。這種落差就促使學生思考“差在哪兒”的問題,就不得不重新審視評分標準、審視自己作文中的問題,在這種自我反思下學生就更能發現作文中出現的問題。
三、做好教師示范,分析問題
作文評價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老師放手不管,在提高學生地位的同時,老師應該更好地發揮指揮者的作用。首先,在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之前對作文的題目進行分析,帶領學生一起審題,從分析材料到聯系材料等方面指導學生審題、立意;其次,明確評分標準,學生對于作文的評分標準把握不準就會導致隨意給分的現象,這就容易導致“中庸”成績,每個人的分數都差不多,降低作文評價的實際意義。因此,老師必須為學生明確評分標準,讓學生評出的每一分都有據可依。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實施作文評價教學,教師做好范評示例工作,可利用PPT展示例文帶領學生一起評,也可以從評完的作文中找出評價有偏差的作文,全班展示,指出評價偏差所在,以提高學生對作文評價的準確度和科學性。新課標中雖然主張提高學生主體地位,但由于中學生在生活經驗、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教師必須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價環節做好指導,避免絕對放任現象的出現。
作文評價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的專屬工作,不僅效率低而且給語文教師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壓力。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價,一方面減輕了中學語文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改變了學生對作文只寫不評的現象。充分的學生互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在參與作文評價的環節中逐漸消除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對作文的抵觸心理。除此之外,學生在參與作文評價的環節中會結合評分標準對課堂中教師強調的作文的審題立意、材料選擇等知識點進行回顧,有利于提高和鞏固作文教學的效果。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參與作文評價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價。
參考文獻
[1] 王文蕓.新課程標準下高中作文自主評價探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靖云霞,1994年生,女,工作單位為哈爾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