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要】寫作微課程針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寫作行為和寫作困難,借助特定的情境,通過語言實踐來解決學生寫作的相關問題,幫助學生完成由“習作”到“作品”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它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設想流程四步走。讓每個學生的寫作素養在實踐中不斷夯實提升。
【關鍵詞】寫作微課程;作文教學低效;建構主義理論;流程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一方面,在中考(江蘇南通中考)150分的滿分中,作文分數65分,占了不少的分量;另一方面,作文教學低效成為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筆者所處學校為江蘇南通一所普通初級中學,綜合平時教學、教研,筆者發現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學狀況令人擔憂。從學生層面而言,作文中存在審題不清、主旨不明、選材不真、情感不真、詳略不當、表達不通等種種問題。通常作文教學,教師布置作文題,然后對學生進行審題、寫作技巧指導,給學生朗讀、點評優秀作文,最后學生寫作。學生作文后教師再花大量時間批改、講評。這樣的寫作教學看似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實則是教師個人的一廂情愿,實質是缺少過程性指導,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的這種困境?筆者以為開發寫作微課程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與微寫作課程不一樣,寫作微課程將寫作教學劃分成一個個主題模塊,把“觀察”“閱讀”“修改”“交流”等諸多策略統一在各個主題之下,并以此組織成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小規模課程,目的是加強寫作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體來說是根據學生的寫作行為和寫作困難,借助特定的情境,通過語言實踐來解決學生寫作的相關問題,幫助學生完成由“習作”到“作品”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微課程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皮亞杰,他的基本觀點是,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的。就寫作教學來看,寫作微課程就是要求教者為學生的寫作創設一定情境,利用師生、生生的協作、會話,達到解決學生寫作困難、提高寫作水平的意義構建的目的。據此設想“寫作微課程”流程,如下:
一、寫作、總結、交流
教師根據寫作主題,布置寫作任務,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進行自由作文。此環節沒有任何寫作指導,學生在寫作時必有一番痛苦的“掙扎”,或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苦惱,或是思緒萬千卻無從下手的尷尬,或是千言萬語卻無法準確表情達意的困窘……經過一番寫作的過程體驗之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總結寫作過程中的困惑。
自我總結之后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交流活動,然后班級交流,交流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提出解決困難的方法。對于未能解決的問題,不要求學生一定給出答案。此環節中學生暴露的問題越多越好、越細越好。
二、觀察、修改、交流、整理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學生作文必須與學生生活緊緊結合。深度觀察生活,細致感受生活,這是解決寫作諸多困難的重要策略之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讓學生帶著寫作的任務,帶著最初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目的地、刻意地去觀察寫作對象。教師應給予學生觀察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對寫作對象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細致的、有效的觀察,盡可能多給學生觀察的時間。然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修改自己的原始習作。修改之后,學生再次交流,不限定交流內容,暢所欲言,但有兩個內容必不可少:一是通過觀察你解決了開始寫作時遇到的哪一個困難;二是你覺得還有哪些困難不是靠單純的觀察所能解決。教者整理學生通過觀察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就這些問題準備大量文本。
三、閱讀、修改、指導、交流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這個時候,就學生提出的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加以指導,會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然而這些指導并非教者的直接灌輸,而是學生帶著未解決的問題自己有目的地閱讀教師準備的大量文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文本中的詞、句給了自己啟發的,可以迅速將這個詞、句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之中;文本中的選材勾起某段回憶、令人想到某個寫作素材的,可以迅速添加到自己的習作中;文本的某種寫法,燃起思想火花、使人驚喜的,也可以模仿、借鑒到自己的習作中……
總之,邊閱讀邊與自己的習作產生一定的關聯。這是一個費時較長、費腦較多,然而收效又最大的過程,不僅為修改眼前自己的這篇習作,也為積累詞語、積累素材、增加寫作知識、研習寫作方法、豐富寫作情感、提高寫作能力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閱讀情緒,對學生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加以指導,也可以根據需要安排一到兩次的生生交流,交流從閱讀中所獲得的啟發。寫作微課程,立足學生,基于學情,目的就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寫作過程中碰到的困難,讓每個學生輕快踏上寫作進步的快車道,讓每個學生的寫作素養在實踐中不斷夯實提升。
參考文獻
[1]朱行能.寫作思維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