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煒霞
【摘要】在小學課程中,語文為基礎科目。語文教學不僅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人文素養與情感因素,同時還肩負著發展與培養學生情感的獨特使命。依據小學語文新課改的標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作為主要職責,從而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基于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將教材深處蘊含的德育因素通過閱讀充分挖掘,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自然地接受德育教育,讓心靈更純凈,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素養;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通過言傳身教滲透德育教育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調查表明,在教學中教師的為人處 世、言談舉止會給學生造成行為上的心理暗示,它對學生的思想起指導作用。學生在小學階段,由于思想單純且有較強的好奇心,正是各方面行為習慣逐步養成的重要時期,而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是引導者,更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他們的思想、行為都會受到教師的影響。因此,教師無論在思想政治方面還是學識學風方面,都要為學生樹立正確榜樣,做到先正己、后正人,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在實際教學中,要對自己所做工作的不足之處及時總結并反省;巧妙抓住對學生實行德育的好時機,并將好的風尚潛移默化地滲入學生的思想行動中,促進學生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品格。
二、從學生的情感出發
在素質教育中,要體現出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努力促進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因此,在相關的德育教育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需要與學生的情感出發,以此達到教學目標。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在認知初步發展階段,對道德的概念非常模糊,特別需要依靠教師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規范。此外,這個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思想單純善良,在開展德育教學時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認知特點進行。例如,教師在教授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仔細體會文中所描寫的母親在兒子臨出遠門前不辭勞苦地深夜縫補衣服的情景,而詩人看到小草沐浴著太陽的光輝時撫摸著自己的衣服觸景生情。這樣的母子親情很容易讓人為之動容,通過對母親給兒子無私的愛的肯定與贊揚,將中華民族傳統的親情美德灌輸給學生。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要了解父母的辛苦,在家里盡量幫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可以仔細觀察父母的點點滴滴,充分感受到他們的“愛”與無私的“付出”。這樣的教育方式比單純的口頭授教要好很多,悄無聲息地將德育教育傳輸到學生的思想中。
三、讓德育教育融入實踐活動中
學校的課外實踐活動與實際的課堂教學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可以說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小學階段的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能力,在提高語言文化綜合水平的基礎上將自己所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可以通過舉辦主題班會、外出參觀等形式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中某些學生上課愛遲到、愛吃零食等不良習慣,為學生舉辦摒棄不良行為的主題班會活動。在活動中,言傳身教為他們講述這些不良習慣給自身帶來的影響,再通過循循善誘使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端正思想,規范自己的行為;還可以通過五四青年節、九九重陽節、十一國慶節等特殊節日確定活動主題,以有針對性的方式傳輸給學生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傳統文化教育等。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外出參觀進行相應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清明節時讓學生參觀烈士陵園,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通過對風景名勝地參觀,充分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通過體驗農村生活,體會農民的艱辛不易,使其更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四、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我們不能忽視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良好的口語交際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還可以激發其創新思維,在小學蘇教版語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思想性較強的口語交際內容。例如蘇教版的《蘑菇該獎給誰》《誠實和信任》等課文內容,就是在教育學生要有勇敢無畏的堅強性格與誠實的品質,教師在教授這些內容時,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將德育教育充分滲透在教材中。
五、鼓勵閱讀,在課外讀物中滲透道德教育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對不同優秀課外讀物的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其視野、豐富其思想,還可以完善其品格,從而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書有良莠之分,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師要正確合理地引導,可以向學生推薦符合年齡段的讀物。例如,向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推薦《我們去看海》《葉圣陶童話》;向三年級的學生推薦《中華上下五千年》;向四年級的學生推薦《列拿狐故事》《開卷有益》;向五年級的學生推薦《親愛的土豆》等。這些優秀的書籍是學生最好的精神食糧,它們蘊藏著淺顯易懂的人生哲理與良好的人格品質,在這些優秀讀物的滋養下,學生會從中收獲許多。此外,在閱讀后,教師還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寫出讀后感,在加深對讀物內容理解的同時將優秀的品德滲透其中。
參考文獻
[1]林彩虹.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見[J].語文教育研究,2014(7).
[2]鄧穎.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德育之我見[J].都市家教,2017(8).
[3]龐月.小學語文德育滲透思路初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24).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