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媽祖祭典儀式音樂是媽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湄洲媽祖祭奠儀式是媽祖文化中最為隆重的民俗活動,對兩岸文化交流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簡析了湄洲媽祖祭典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并對影響媽祖音樂發(fā)展的因素進行分析,對湄洲媽祖祭典儀式音樂的發(fā)展方向進行探究。
【關鍵詞】文化交流;湄洲;媽祖祭典;音樂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湄洲媽祖祭典音樂中的文化內涵
媽祖祭典音樂憑借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向民眾傳達了媽祖海上和平女神的形象,這一文化符號成為海峽兩岸同胞進行文化交流的橋梁。農歷的3月23和9月初9,為了慶祝媽祖的誕辰和升天,來自海內外的信眾都會為媽祖舉辦盛大的祭奠儀式。湄洲媽祖祭典音樂作為祭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溝通兩岸文化交流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文化的發(fā)展,媽祖文化 具有新的時代內涵,媽祖音樂正代表著中華文化,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和平、開放、共贏的形象。媽祖音樂不僅僅對完成兩岸統(tǒng)一有著推動作用,也隨著媽祖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交流,弘揚著海上絲綢之路精神[1]。
二、湄洲媽祖音樂的特色
湄洲媽祖祭典音樂是傳統(tǒng)祭典音樂和莆仙音樂的巧妙融合。不僅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傳統(tǒng)祭典音樂莊重大氣的特點,同時也突出了鮮明的地方特色。最新編創(chuàng)的媽祖祭典音樂大膽將民族樂器和交響樂融合在一起,實現(xiàn)二者的聯(lián)合演奏,改善以往單獨使用民族音樂的缺陷。湄洲媽祖祭典音樂的一大亮點是加入合唱團演唱的形式,形成具有特色的湄洲祭典音樂表現(xiàn)形式。在祭典音樂中采用民間小調,同時融入具有莆仙特色的方言,樂器中也融入當?shù)靥厣难葑鄻菲鳎故玖霜毦咛厣匿刂尬幕?/p>
媽祖文化的傳播多依賴媽祖組織的支持,主要包括廟、宮、會館、地方協(xié)會或者基金會。這些媽祖組織重視媽祖音樂的發(fā)展,不斷進行文藝采風和藝術表演,積極組織文化交流活動,將媽祖音樂以電視劇、戲劇和音樂專輯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不斷豐富文化的表演形式。多次和電視臺進行多方合作,加強文化宣傳,開展以兩岸文化交流為主題的音樂演唱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具有特色的媽祖文化。
民俗活動直接展現(xiàn)了媽祖音樂的魅力,現(xiàn)代化的媽祖音樂豐富和拓展了媽祖音樂的形式和內容。兩岸同胞有著割舍不斷的血脈聯(lián)系,每年大量的臺灣民眾回到大陸認祖歸宗,參加大型的紀念活動。
三、湄洲媽祖祭典儀式音樂的研究方向
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媽祖文化只有在兩岸深入交流,增進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創(chuàng)作出媽祖音樂品牌。
(一)實現(xiàn)兩地音樂資源共建共享,加強合作交流
近些年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日益增多,一些組織團體為媽祖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不朽的貢獻。先后推出媽祖題材的歌曲專輯《一代天后媽祖?zhèn)髌妗罚献鲃?chuàng)作大型《媽祖》動漫和電視劇[2]。兩岸媽祖音樂交流中還是以單項的交流為主導,多為各自為主的音樂開發(fā)。兩岸的音樂其實具有很多的共性,這正好是兩岸音樂創(chuàng)作的資源,融合不同的音樂素材,借鑒吸收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手法,優(yōu)勢互補,創(chuàng)作全新的音樂風格。
(二)構建兩岸媽祖音樂交流圈,深入音樂研究
國內對媽祖祭典儀式音樂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對湄洲祭典音樂的研究屈指可數(shù)。媽祖音樂一直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存在于學術界,兩岸關于媽祖文化的典藏文集和出版物幾乎沒有,對媽祖音樂的描述存在于只言片語的資料中。
湄洲媽祖祭典音樂作為媽祖音樂的典型代表,可供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兩地音樂學者可以從湄洲祭典音樂的體裁形式和類屬等角度進行基礎的探究,注重湄洲媽祖音樂的藝術性發(fā)掘。
(三)打造湄洲音樂品牌,培養(yǎng)兩地音樂人才
每年回鄉(xiāng)祭祖的臺灣同胞達20萬以上,兩岸的交流常態(tài)化,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在企業(yè)和社會組織的協(xié)助下開發(fā)體現(xiàn)湄洲和當?shù)靥厣囊魳菲放啤R远喾N形式呈現(xiàn),弘揚媽祖精神和事跡,用音樂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溝通人們的思想,以其極富感染力的表現(xiàn)張力讓大眾更好地接受。
湄洲媽祖祭典儀式音樂作為媽祖祭典音樂的典型代表,對其進行細化研究可促進音樂對文化的推廣,為了拓展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研究人員應該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看待湄洲祭典儀式音樂,不斷促進兩岸的合作交流,為兩岸的統(tǒng)一大業(yè)打下堅實的文化根基。
參考文獻
[1]陳美靜.促進閩臺媽祖音樂發(fā)展因素分析與思考[J].武夷學院學報,2014,33(06):52-57.
作者簡介:許葉蓁(1979—),女,福建莆田人,碩士,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