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對于我國的發展有有著重要的影響,樂器的發展,對于音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二者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審美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古箏的研究,我國在很早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也一直是我們國家研究的重點,由于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人們更多的是追求物質方面,很少能夠想到這些傳統文化,因此導致了傳統文化發展越來越緩慢,對于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也變得越來越淡化。古箏是我國發展過程中不可淡忘的音樂工具,它的發展與創新關系到我國的進步。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古箏發展與創新的內容。
【關鍵詞】古箏藝術;發展;創新
【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在不斷地創新與進步,傳統文化也應該受到保護與傳承。古箏藝術是我國的重要傳統文化,古箏藝術的發展與創新關系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創新,二者之間有非常重要的關系。要想讓古箏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就一定要對古箏藝術進行改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古箏藝術發展出更多的特色,從而具有更廣泛的影響力。要想讓年輕一代的人,更加了解民族音樂,就一定要加強對傳統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讓我們國家的民族音樂發揚光大。古箏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古箏推向國際,讓世界人民都能夠了解它,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一定要相信,古箏藝術一定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一定會繼續傳承下去,在許多古箏藝術家的努力下,我們國家的古箏一定能夠讓世人矚目。
一、古箏藝術發展與創新的重要性
古箏對于音樂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音樂作家在進行音樂創作時,會不自覺地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情感,會在其中加入自己對生活的看法,這些也正是音樂創作的基礎。古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歷史,原始社會人們通過對古箏藝術的表現,通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古箏這種樂器表達出了內心不同的情感。古箏藝術的發展與創新對音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古箏這種音樂樂器上的創新可以使音樂更加多元化,使音樂的演奏形式更加系統化,古箏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不但會使音韻典雅含蓄,旋律流暢優美,還能表達許多層面的東西,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綜上所述,古箏藝術的發展與創新對音樂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對教育界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二十一世紀發展的今天,我國更加注重素質教育,當然古箏藝術也是重要的體現,只有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對古箏藝術的教育,才能夠讓學生對古箏藝術有所了解,使他們在今后的發展中能有所作為,讓他們真正地愛上古箏演奏。因此,古箏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對于教育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古箏藝術不但影響著學生今后在音樂方面的發展,還影響著學校的素質教育。古箏藝術的發展與創新對學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古箏藝術的表現形式不但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古箏知識,還可以凸顯出學校對音樂方面的重視程度。當前,古箏藝術正蓬勃發展,只要我們堅持下苦功夫,繼承發揚傳統古箏藝術的精髓,勇于創新,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古箏藝術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擁有5000年的歷史,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箏藝術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古箏作為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其以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魅力深受大眾的喜愛,在我國悠久的民族樂器藝術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古箏藝術在表現形式上還保存了原始的風格,只有古箏藝術得到發展與創新,才能夠讓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所發展與創新,在創新的同時,我們也要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能夠即得到良好的發展,也要避免受到糟粕文化的侵害。
二、古箏藝術創新的表現
古箏曲目創作的創新。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而古箏藝術的發展也需要創新,在藝術的世界里,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箏藝術創作的表現之一就是古箏曲目創作的創新,在原始的古箏藝術表現形式上,許多作家局限于表現民族風情、山川風光等相關內容,并沒有注重一些現代化手法的表現。因此,古箏藝術的創新表現從曲目上要轉變風格,不僅僅局限于民族風情和山川風景等相關內容的表現,還要注重采用民歌、曲藝,戲曲音樂等藝術歌曲來進行改編箏曲,對傳統的古箏樂曲進行再創新,通過不同的曲目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出現代生活方式。
古箏演奏表現的創新。古箏演奏是古箏藝術的重要環節,從演奏技巧上來看,在現代箏曲演奏中,要改進快速指序技法,促進五個手指的平衡發展與運用,同時要注意左右手技法平衡發展。不僅要保留古箏原始的演奏方法,還要在原始方法上有所創新,創新的演奏方法不僅可以適應多元化的審美需求,還能夠形成藝術多元化的創新形態和創新模式。這種古箏演奏表現形式的創新,可以給人們更多心靈上的安慰,使人們聽到演奏樂曲后心曠神怡。古箏演奏表現的創新,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古箏藝術已經和民間音樂融合到一起了,汲取民族音樂中比較精華的部分,從而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給古箏藝術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演奏變化,使我國的古箏藝術發展繁榮,使民族音樂與古箏藝術既獨立存在又相互借鑒,又不失各自風格的演奏形式。
古箏藝術教學的創新。教育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音樂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只有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古箏的教學,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傳承傳統文化。創新古箏教學模式改革需要真正從實踐入手,系統研究古箏教學模式,結合教學目標合理設置課程,注重素質教育,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使學生真正能夠欣賞古箏藝術,從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學到更多的古箏知識,為音樂方面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為了弘揚古箏文化,培養大批的古箏愛好者,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們講述音樂背后的歷史故事,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古箏發展歷史,學習更多的古箏演奏方法,真正愛上這一藝術形式。國家還要加大對古箏藝術的重視程度,增加古箏教育師資力量,大力發展教學設備,給學生更優越的學習條件,使他們在古箏藝術上有所作為。
三、總結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于我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古箏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之一。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古箏藝術不僅在演奏技巧上有所創新,在演奏曲目創作方面以及古箏藝術教學方面也有所創新。這些方面的創新推動著我國古箏藝術的發展,為了進一步發展古箏藝術,我們就要注重古箏藝術對哪些方面具有影響。綜上所述,古箏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不僅對音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還對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方面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古箏藝術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創新,不僅要保留原始的古箏藝術特征,還要創作更多的古箏樂曲,發展更多的古箏藝術形式,使古箏藝術在發展的同時有所創新,給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多的外界條件。
參考文獻
[1]呂婷婷.古箏藝術創新論[J].藝術教育,2012(10).
[2]閻愛華.當代古箏藝術發展之軌跡[J].藝術百家,2002(03).
[3]盛霞.古箏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銅陵學院學報,2005(01).
[4]王剛強.古箏新韻[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5]高雁.中國箏曲集萃(上、下)合奏、重奏版[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楊博(1989—),女,漢族,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樂表演古箏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