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祖軒
清代笪重光在《畫筌》中指出:“氣勢雄遠方號大家,神韻悠閑斯稱逸品。”觀李景臣之書,筆法中的形神意不可忘記,字中的氣度、瀟灑、鎮(zhèn)定、韻味呼之欲出,筆酣墨飽,鸞飄鳳泊,風拂芙蓉,內心有大快朵頤之感。
李景臣精通隸書,執(zhí)著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中已經(jīng)形成自己的特色,嫻靜自如,錯落有致,書卷氣十足,金石氣有余。他講究用筆結構,流暢雄遠依存,粗細變化跳動,富有風神骨氣的力量。對漢隸古人精意有所轉承,作品飽滿有力,淡濃均敵,盡呈古韻。甫一鑒賞,凝練單純,氣貫長虹,追本溯源,陰陽和諧,發(fā)端自然,百看不厭,暢快淋漓。
書法是技藝的展現(xiàn),更是才學的練達,李景臣書法作品工巧豐潤,古樸歸真,溫文爾雅,令人拍案叫絕。在創(chuàng)作時,李景臣注重神韻開合,臨池不輟,流麗高古,既鐘情于法度,又工巧于新意,于方寸之間,盡顯翰墨情懷。他臨帖不蜻蜓點水,不貪多求全,由形入神,莊重整肅,旨在追求姿態(tài)與風格。臨帖時細、準、深,向背、迎讓、主從、彎直等諳熟于心,運腕、結構、用筆等超然習達,不疾、不功、不名,“字內功”與“字外功”并重,心平氣和,堅定書心,顯示出其才情的橫溢,甘坐冷板凳的堅守,個人才德的卓雅,藝術作品的不同凡響。可謂,人格高潔,書格精嚴,藝格通達,讓人服膺贊嘆。
李景臣的努力與勤奮、慧見與才氣有目共睹。他默默耕耘于書法的藝術天堂,不唯古人,不唯名家,不拾人牙慧,不浮光掠影,不拘泥于規(guī)矩,而超然物外,意得神通,筆法獨具特色。他敬畏藝術真理,在書法世界里不忘初心,技道并用,敬畏書法,追求藝心,謙虛潛行。用心、用情、用神工于書法,方正、寬博和豐潤有度,工巧、氣韻和形意相生,追求文人精氣神。“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長波橫出,了然于胸,作品風神瀟灑,動人心扉,筆意顧盼,其筆墨寶卷顯示技巧功力和人格操守,顯示出對我國書法藝術真諦的探求。
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李景臣廣交同好,求學問道,執(zhí)著刻苦,加以藝術大師劉文華先生指點,數(shù)十年如一日,實現(xiàn)新的飛躍。近年來,李景臣又問道于禇遂良楷書、魏楷,尋藝黃庭堅、米芾、趙之謙等人行書,博采眾長,增加厚度,練就雄渾之氣,古樸之風,剛柔并濟,飄然如仙。虛實、輕重、長短等相輔相成,章法自然和諧,講究變化,隨心所欲。
妙筆為心聲,書法表情懷。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表現(xiàn)力,李景臣善于提煉生活,廣涉博取,得象達意,將心志、技道、學養(yǎng)、卓見揮毫筆端,在文學和書法作品上均有建樹。已出版文學作品散文集《瀟灑人生》一部,散文《樂趣不再遙遠》榮獲第五屆河北省散文名作優(yōu)秀獎,書法入展首屆“沈商文化杯”全國書畫作品大展、“廉江紅橙獎”全國書法大展、“乾元杯”全國書法作品大展等,《書法報》曾刊發(fā)多幅作品并收藏,其作品已達到一定的境界,被越來越多的收藏家、書法家所認可。
唐代張璪指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技道有盡,藝心無涯。目前,李景臣已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他志道游藝,治學嚴謹,知行合一,晨習昏研,上下求索,物我兩忘,書藝漸高,境界推新。其沉浸于筆底的“法”與“意”、洋溢于案頭的“行”與“神”水乳交融,令人陶醉,成就了頗具韻味的翰墨藝術,顯示了自己的洞見和探索,一定會達到新的藝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