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中職學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育。音樂教學能在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使得幼兒能夠成長起來。同時,隨著社會對幼兒教育關注度的日益提升,人們對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述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現狀與實施措施,目的是能更好地重視學前教育的教學效率,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使得學前教育專業上升到新的發展高度。
[關 鍵 詞]中職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現狀;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6-0084-01
中職學前教育主要招收初中畢業學生,用以彌補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中巨大的社會人才需求缺口。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開設期間,需要重視中職學前教育音樂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希望通過對各類措施的深究,使得課程的設置更合理,教學的方式更具創新性。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
中職音樂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地創新,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有效地將理論教學工作完成,并讓學生得到一定的實踐機會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教師需要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做起,積極采用新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同時,當前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并沒有將教材中的理論有針對性地利用起來,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工作,導致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并不高漲。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實踐鍛煉機會,并沒有將聲樂的演唱技巧通過實踐進行有效提升和強化,這便使得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會出現一些能力上的短板,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并沒有好處。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優化措施研究
(一)合理設置課程內容
學前教育主要是讓學生能熟悉音樂理論知識,能更熟練地演唱歌曲,并能在演唱中對學前幼兒進行指導,所以教學的時候適度引入聲樂相關內容,對提升學生的演唱能力有很大幫助。首先,需要重視理論基礎課程內容講授,相關的理論課程講授能讓學生對幼兒歌曲有良好的認知,進而能在旋律、特定內容融入過程中,適當地對幼兒歌曲分類,使得學生能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其次,鍵盤練習課,聲樂學習中需要把握好音高和音調,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在鍵盤上進行相關的練習;最后,聲樂強化課程的開設。聲樂演唱是學前音樂授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更是學生在未來教學中常用的音樂技巧,所以設置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時候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要不斷地強化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譬如,日常教學活動開設期間,教師要為學生搜尋一些旋律感較好,體裁較為豐富,風格具有多樣化的兒童歌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做好銜接導入,需要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使用“lu”或“綠”的母音進行舒伯特《搖籃曲》的哼唱練習,然后帶領學生從C調降低到A調,教師通過發音練習,把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調動起來,進而深化課程教學。
(二)創新教學方式
中職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將因材施教的理念用于教學實踐。在音樂知識學習時,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最大化地提高教學工作效率。例如,可以在鋼琴演奏練習中使用情境教學法,先將歌曲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經歷介紹給學生,之后再彈奏。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與歌曲相關的各種表演,能創設出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有效地學習,學習效率自然就高。教師還需要在教學工作中針對性教學。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wu母音復習《鱒魚》的旋律,從而保障了歌曲的完整性。在這一環節中能夠讓學生完全打開喉嚨,從而有效地完成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歌唱家的演唱視頻,讓學生能夠對高水平的歌曲演唱方式有效地體會并進行模仿。教師還可以通過示范演唱的方式先為學生做出示范,再讓學生針對教師所做出的示范進行模仿。這些活動都能夠使得學生拓展自己的眼界,使得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將要學習的曲目進行分析,使得學習的難度降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以使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分析歌曲中表達的情緒,強調音色與速度的有效處理,以及在演唱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表情動作的有效表達,并讓學生對這種表達方式進行嘗試。創新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對聲樂學習有新的感悟,進而能深化學生的音樂思維意識。
參考文獻:
[1]孟佳.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思考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徐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現狀和優化措施[J].現代職業教育,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