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要】鋼琴演奏是一門技術性強且較為復雜的表演藝術,對演奏者的心理狀態具有著較高的要求。本文將就鋼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調控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鋼琴演奏;心理因素;分析;調控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心理因素重要性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需要通過微妙的心理以及大腦精神系統實現自身行為的控制,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調控能力,才能夠在實際演奏當中獲得理想的演奏效果。在實際鋼琴演奏當中,心理因素所具有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可以激發創新意識。在鋼琴演奏當中,不僅是演奏者對于音樂作品技巧的把握以及對作曲人員感情的表達,也是自身對于作品的二次創作。作為演奏者,只有在演奏當中形成自身的獨特風格,通過心態的端正實現自身演奏的聆聽,及時做好調節以及反思,才能夠使自身的演奏水平獲得提升,以新穎的方式詮釋音樂作品。
二、心理調控方式
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良好的演奏水平需要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練習才能夠達成,而并非短時間能夠實現的。在該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其在演奏技術方面達到較高的水平,同樣需要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對此,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培養,實現演奏人員心理素質的不斷提升:第一,掌握演奏技巧。在鋼琴演奏中,其具體技巧涉及到較多的方面,包括有八度練習、手指的跑動、琶音練習以及左右手的協調等。對于演奏人員來說,其是否具有嫻熟、全面的技巧將直接決定其是否能夠獲得鋼琴演奏的成功。試想一下,如果其不具備良好甚至是基礎的演奏技巧就上臺演奏,那么在整個演奏過程當中就會始終處于一個擔心出錯的狀態,并因此在思想上有了較大的心理負擔;相反,如果其掌握嫻熟、全面的演奏技巧,則能夠在輕裝上陣的情況下不會存在思想包袱。在技巧準備階段,演奏者則需要對每一個動作、技巧以及音樂進行細致的鉆研,在對手指運動狀態進行熟悉的基礎上把握對應所能夠產生的音響效果。對于實際練習當中容易出錯以及難以準確把握之處,更是要加倍努力,以科學方式的應用做好重復練習,直至掌握透徹為止。可以說,流暢的演奏以及全面技巧的掌握,正是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重要基礎。第二,熟悉演奏曲目。在實際鋼琴演奏中,對不同地域、風格以及時代作曲家作品進行把握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日常練習當中,只有對演奏曲目的和聲配置、曲式結構以及時代背景等非常熟悉,才能夠保證心中有數。背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如果在正式演奏之前沒有做好對應曲目的充分準備,在舞臺緊張的狀態下則很可能出現演奏中斷以及忘譜的情況。為了避免該類問題的出現,需要在日常練習中加強背譜,通過熟練背譜方式的應用,不僅能夠使其在充分掌握樂譜的基礎上獲得更強的演奏信息,而且能夠使其在實現對曲目內涵深入掌握的基礎上對曲目形成深刻的體會與理解,為更好地演奏以及舞臺上的平穩表現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穩定演奏心態。在實際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集中注意力,在全身心投入到其中做到身體不同部位相互間的配合以及協調,以此保證演奏活動圓滿完成。在該過程當中,如果在心理上存在不良的狀態,則可能在影響到具體配合情況,導致演奏失敗。其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是失去穩定的狀態即怯場。對于部分演奏者來說,其在之前的訓練當中做了大量的準備,能夠在場下較為完美地實現對曲目的演奏。在公開演奏時,則存在十分緊張的情況,不僅雙手無法控制,且腦海當中也一片空白,無法實現正常的演奏目標。此時,演奏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到對于樂曲的美感以及意義方面,忘掉存在的緊張感。同時,需要在日常練習過程當中加強心理保養,以此實現自身心態以及情緒的穩定,通過大腦對身體不同部位做好調節控制的基礎上達到理想的演奏狀態。第四,豐富演奏經驗。在實際鋼琴演奏活動當中,演奏者的心理即是其大腦在具體藝術實踐方面的反應,即豐富藝術實踐的存在,在其心理素質水平提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很少參加演奏的演奏者來說,其同經驗豐富人員相比在該方面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實際鋼琴演奏中,實踐是對演奏者演奏實力進行體現的重要途徑,對此,作為演奏者要在訓練當中對舞臺實踐引起重視,通過舞臺實踐意識的增強對自身的自我駕馭能力不斷提升,最終實現自身藝術修養以及舞臺表現能力的提高。
三、結束語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作為其中的主體,要想獲得最佳的效果,就要自身心理障礙,通過更多舞臺演奏機會得到更多的鍛煉,在及時總結的基礎上更好地實現心理狀況調控,以此為基礎,在舞臺上完美地演奏鋼琴樂曲。
參考文獻
[1]范歡歡.鋼琴演奏緊張心理的成因與克服[J].音樂時空,2012(11).
[2]徐曉銀.影響鋼琴演奏表現力的心理因素及其調節藝術[J].藝術教育,2012(06).
[3]金鴿平.鋼琴表演藝術的心理調控意識[J].音樂探索,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