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摘要】本文主要以大學音樂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作用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可行性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學;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路徑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結合的作用
(一)拓展學生知識面
豐富的知識對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而音樂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建造高尚的人格。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將古典與流行結合在一起,能夠讓學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拓展音樂知識面,進而構建屬于自己的音樂知識系統。
(二)提高學生全面素養
將大學音樂教學中的古典與流行結合在一起,兩者具備不同的特征以及特性,在表現方面以及受眾方面都有著不同的差異。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利用現代流行音樂的表現手法對古典音樂進行演繹。與此同時,拓展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全面素養。
(三)豐富課堂教學活動
在大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把古典和流行結合在一起,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必須對教材深入了解,通過教學內容的合理設計來制定學習活動,運用多元化教學工具,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四)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將古典與流行結合起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合理的整合教學資源,對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的解析和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更好地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來,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吸收知識,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讓其更加符合高校開展音樂公共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探究
(一)完善大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就目前高校音樂教學現狀分析,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大學生往往更加傾心于學習現代流行音樂內容,對古典音樂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知,認為古典音樂較為古板,老舊,其藝術的價值較高,在現代社會中,古典音樂的賞析顯然已經過時了。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度較低。但是大學音樂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的教學中,通過正確的方法深化學生對古典音樂的理解,正確引導學生改變對古典音樂的態度。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習尼基·肯尼基《回家》這首音樂時,可以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同學們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回憶一下,當我們在某個車站聽到過這樣的樂曲和韻律,我們是否會體會到家的溫馨?腦海中是不是會有想要立刻回家的沖動?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式回想,為學生導入廣為流傳與播放的音樂《回家》,這是一首非常具有藝術氣息的古典樂作品。利用這樣的問題,激發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深深愛上古典音樂,并在充滿藝術氣息的海洋中提高自身音樂素養。
(二)將古典音樂內容和現代音樂內容相互結合
伴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來臨,人們的審美觀越來越高,為了可以更加快速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古典音樂必須順應時代的腳步,不斷前行,努力改革創新。例如當下的演奏中,歷史悠久、較為經典的古典音樂就是《女子十二樂坊》,因此在演奏這首樂曲時,教師必須在固定的曲風基礎上進行演繹和改革,并創新演奏樂器。古典音樂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究其原因是由于其自身擁有極高的藝術意義,但是如果想讓古典音樂的歷史更為久遠,就必須改革創新演奏模式以及演奏方法,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可以根據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雙結合,促進音樂的再發展。又比如在實際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活躍性的音樂活動,在音樂賞析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大眾所熟悉的理查德? 克萊德曼的音樂為教學素材,讓學生賞析《夢中的婚禮》這首輕音樂,展現古典樂和流行樂相互結合的印記。學生通過賞析和探索,能夠最大程度拓展音樂知識面,提升自身賞析音樂的能力。除了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之處,教師也可以舉辦一些具有藝術價值的課外活動,來實現流行樂和古典樂的相互結合目標。例如舉辦文藝晚會、音樂賞析會等,為學生創設更多賞析古典樂和現代樂的機會。
(三)改革以往陳舊的音樂教學模式
如果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將大學音樂中的古典音樂更好地和流行音樂結合,不但需要在音樂教學內容以及課外實踐中進行有效融合,更要對音樂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必須摒棄以往陳舊教學中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模式。可以在教學中融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把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符合的音樂資源、材料充分展現出來,實現學生聽唱結合的需求。與此同時,這樣的方式更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在實際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設計,除了要融合固定的音樂資源之外,更要為學生進一步挖掘更多的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結合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古典音樂的魅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比如可以在學生演唱音樂時,利用言語或者行為引導學生注意演唱技巧,投入自身情感,演繹出觀眾喜愛的曲目。
(四)調動學生音樂融合與創新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足夠的興趣,才可以促進教學工作正常進行,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可以對教師所教授的音樂知識進行深入探究,這有助于學生對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有效結合的認知。除此之外,要不斷創新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眼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三、結束語
在大學時期開展音樂教學課程,對促進學生全面素養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要求在教學中必須讓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互結合。就目前大學音樂的教學現狀分析,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應該要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創新,不斷讓學生正確認識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兩者相互結合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利.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0).
[2]葉波.淺論大學音樂素質教育中古典與流行的有機結合[J].戲劇之家,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