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的音域寬廣,再加之靈活多變的旋律,絕妙的音色,受到全球各個國家民眾的喜愛,被譽為“樂器之王”。美麗而令人陶醉的樂曲離不開鋼琴音色的配合,對于鋼琴演奏家和音樂家們而言,他們一生為之追求的目標就是獲得更為絕妙的鋼琴音色。鋼琴的音色極為多變,能夠展現多元化的表現模式,更是讓人一聽而迷醉。本文首先對鋼琴別具特點的音色進行簡要概述,然后闡述踏板的運用,觸鍵模式等對音色帶來的影響,進而為鋼琴藝術愛好者提升演奏效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鋼琴;演奏技巧;鋼琴音色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鋼琴在我國屬于一種外來樂器,最早進入我國的時間可以追溯至鴉片戰爭結束不久,因此進入我國已有100年歷史。這種樂器屬于鍵盤類樂器,演奏者需要通過高妙的手法,獨到的踏板應用,以及演奏者深厚的心理底蘊,才能演繹出極為精彩的音樂華章。鋼琴音色,也就是在彈奏時,聲音所表現出來的色彩和特征。對于鋼琴演奏家們而言,完美地發揮鋼琴的音色,是他們為之一生所追求的目標。音色也是衡量鋼琴演奏極為重要的參數,更是營造音樂作品的意境,展現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彰顯個人獨特藝術造詣的重要手段,可以說,音色對鋼琴的整個演奏過程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鋼琴獨特的音色美
鋼琴的音色不僅精美絕倫,更是極具變幻,能夠展現出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它或高亢,或低吟,或婉轉,或激越,或小橋流水,或百川匯海,這種極具多變的表現形式,是其他樂器難以與之比肩的。此外,鋼琴的音域也極為寬廣,共有八個音域,能夠將力度按照由弱至強進行細分,進而讓音響變得極具層次感,再加上嫻熟的手法,就能夠產生極具多變的音色風格。因此,很多人認為,一架鋼琴完全能夠媲美一個交響樂隊。當然,鋼琴這種獨特的結構,也能夠讓其音色煥發出極強的審美感。動聽的音色可以讓聽者的耳朵能夠被其熨帖得極為舒適,進而獲得聽覺上的刺激,但是這僅僅是第一層的物理性生理反應。在鋼琴音樂作品中,往往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涵之美,借助于不同的音樂表現元素,可以構造一個美輪美奐的音響之美。這些音樂元素涵蓋了調式、和聲、速度、旋律和力度等。音樂通過不同的元素,為聽眾構建一個深層情感的宣泄氛圍,進而讓聽眾從情感上產生共鳴,進而讓聽眾從內心深處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憶,從而實現思維方面的啟發。正是因為諸多作曲家的創新,鋼琴的音色相關規律也開始不斷被揭示,并為更多的創作者帶來更多的創新,進而出現更多精彩絕倫的鋼琴音樂作品。鋼琴是一種典型的鍵盤樂器,之所以能夠產生聲音,就是琴錘敲擊琴弦而產生出來的。因此,這種聲音擁有顆粒屬性,而且,鋼琴在進行連奏或者在跳奏時,能夠發揮顯著的優勢。在鋼琴演奏時,需要身體四肢能夠很好地協調,而且對具體的坐姿、彈奏的力度等都有著精確的要求。尤其是臂腕部位,必須要做到放松,手指要有靈動性,軀體更要投入其中,這樣才能夠讓其流淌出極富藝術張力和彈性的聲響,而且,在節奏旋律層面還具有顯著的動感以及活動,而這種必然會進一步強化其顆粒特征,與此同時,鋼琴的音色之美才能變得更為突出。
二、觸鍵方式與鋼琴音色的關系
在彈奏過程中,觸鍵技巧和鋼琴音色關系極為密切,只有觸鍵方式正確,才能使音色效果更好,進而達到更好的演奏效果。很多鋼琴愛好者雖然對演奏技巧十分重視,但是對觸鍵模式缺乏應有的重視度,導致最終的演奏效果相對生硬和呆板。很難將情感等元素融入到音樂之中,這樣就很難產生較佳的演奏效果。所以,想要獲得更佳的音色以及演奏效果,作為演奏者除了具有嫻熟的手法,還需要能夠準確地掌控指尖傳遞的力量,并且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能夠充分放松自己的身心,尤其是要對手臂和手指有著十分靈活地掌控,這樣才能讓觸鍵方式變得正確,演奏的力度控制也能恰到好處。通常,對音色的控制,必須要注重觸鍵的力度,同時還注重不同節奏之間的相互協調,才能讓音樂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必須要強化日常訓練,尤其是要對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展開反復練習,要將基本功打牢打實,才能為演奏出更好的效果提供保障。通常,在練習觸鍵方式時,需要關注以下細節:第一,手指和觸鍵位置需要經過適當的調整,因為該位置不同,對應的音色會有顯著差異,進而展現出差異性的演奏效果。手指如果和琴鍵的距離越遠,彈奏出來的聲音會越明亮。如果采用指面進行彈奏,此時力度相對緩和,進而流淌而出的就是柔和之聲;第二,對手指觸鍵的高度進行科學調整。適當提升其高度,可以讓下指的速度變得更快。如果在彈奏具有顆粒效應,相對明亮的聲音,就需要適當抬高手指。如果需要聲音具有平滑的效果,那么在觸鍵速度方面要進行科學的調整,此外,第一和第三關節之間要具有較強的牢靠度。通常,這兩個關節會對最終傳遞的力度產生決定性影響;音色也會受其顯著影響。第三,科學地控制手指觸鍵的速度。需要緊密結合具體情況,如果觸鍵速度越快,對應的聲音就更為響亮。相反,聲音就會顯得沉吟和舒緩。第四,必須要注重觸鍵的用力模式,樂曲不同,在彈奏時,就需要從力度、節奏方面展現差異,還需要對其細節進行調控,才能更好地提升彈奏效果。
三、踏板運用與鋼琴音色之間的關系
全球知名鋼琴大師安東·魯賓什坦認為:對于現代鋼琴而言,踏板無疑是其靈魂。這意味著,踏板的使用本身就極具藝術性,更是一門精妙的學問。踏板是鋼琴的重要構成,它能夠使鋼琴產生更為顯著的和聲效應,并能夠對節拍節奏進行強化,讓旋律變得更為潤透。在踏板的作用下,能夠讓音色和和聲變得更為豐富。從目前現有的鋼琴曲作品中,踏板并沒有被列為獨立的技術,但不能低估它對音色和和聲方面的重要作用。演奏人員通過巧妙地使用踏板,可以讓音樂變得極富層次感和穿透力。由于能夠讓和聲變得更為豐富,所以,會讓最終的音響效果變得極為出色。將踏板和觸鍵進行科學的組合,則能夠展現出極具個性化的演奏技巧,它能夠結合具體的要求,控制相應的演奏變化。即使是同一個演奏者,也能夠結合不同的表現方式選擇差異性的踏板方式,演奏出來的聲音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如若要增強音樂的表現力,就需要演奏者具有更好的聽覺能力,進而精準地觸發踏板功能,從而產生更具感染力的音樂。另外,音樂作品總有差異性風格,所以,使用的踏板模式也會有相應的差異。在具體演奏時,需要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風格進行細致了解,進而選擇相對科學的踏板模式。例如針對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當時采用的是古典鋼琴,那時候的鋼琴并沒有配置踏板,因此在使用現代鋼琴演奏時,就需要盡可能地規避踏板的應用。演奏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就可以適當增加踏板的應用。即使是針對和弦的演奏,如果是低音區和弦,那么要盡可能少用,而進入高音區,在和弦時則可以適當多用。當然,在訓練期間,為了讓音質更為明晰,就要盡可能少用甚至是不用。踏板的使用,還需要結合鋼琴所處的環境,場合不同,音響條件不同,對應的踏板操作方式也會明顯不一致。當然,踏板的應用還與演奏者情緒有著一定的關聯度。如果要形成厚重、持續的演奏效果,那么可以使用延音式踏板;如果要產生虛幻、細微的音樂效果,弱音踏板方式則是較佳的選擇。另外,踏板的踩踏力度以及深度都會對最終的音色帶來影響,如果采用抖動方式進行觸發踏板,那么聲音會變得響亮、清脆。
四、結語
由上分析可知,鋼琴音色會受到演奏技巧的顯著影響。演奏者想要演繹出絕妙的作品,就要對技巧和音色之間的關系有深刻的領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訓練自身的演奏技巧,比如手指的觸鍵高度、力度和速度,以及踏板的運用等,都能夠很好地提升音色效果。演奏時還要緊密結合作品創作背景和創作風格,才能更好地展現音樂本質特色,從而滿足更多聽眾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李仁鹿,黨健華.鋼琴演奏技巧的問題研究[J].黃河之聲,2018(01).
[2]王艷芳.略談鋼琴演奏技巧訓練對音樂表現的影響[J].藝術評鑒,2016(04).
[3]陳默默.探討鋼琴演奏技巧的多樣性[J].音樂生活, 2017(03).
作者簡介:曹仕鋒(1981—),男,天津人,博士研究生,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表演、藝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