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編導專業本身即為極其富有創造力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同時更需要發散自己的學科思維,善于從各方各面尋找創作靈感,不拘泥于古板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舞蹈編導內容的推陳出新。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教給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鼓勵并引導學生培養自我的創造能力。本文從舞蹈編導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必要性及主要方法兩方面詳談高校舞蹈編導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校;舞蹈編導;教學;創造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J71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各大高校教學理念的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已逐步從“教”引申為“引導”,幫助學生解放自我的學習思維,在掌握一定的基礎后利用自我創造力去探尋新的內容與知識。高校之中舞蹈編導專業,為避免編導內容遭到思維定勢限制,教師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已成開弓之箭。一方面,學生在自我的學習歷程中不能將自我眼界僅僅放在課本上,需要意識到自我創造力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有意地將自我創造力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
一、創造力培養的必要性
基于舞蹈編導學科本身的特殊性,我們都欣賞過舞者曼妙的身姿與動人的動作,而舞者只是對已有的舞蹈動作進行練習與重復,其背后是無數位舞蹈編導者對舞蹈動作的不斷研究、打磨與創作。可若后輩舞蹈編導者只對前輩的優秀作品進行學習與模仿,優秀的作品被不斷翻新與摘引,其所導致的后果是舞蹈藝術之美走向沉溺與消寂。從該方面考慮,各大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不論是教師自我的創造力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創造力的培養都是極為必要的。
二、舞蹈編導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方法
(一)教師對自我創造力的要求
師者,作為傳授知識的人;其自我教學素養對學生的影響潛移默化而又影響巨大,如果教師自身不具備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根本是無稽之談。因此,教師要具有自身創造力意識強化的觀念,身體力行,致力于探索在舞蹈編導專業如何培養該學科的創造力,總結經驗與方法,親身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江南大學一位著名舞蹈編導導師,在一次學科研討會中講到:“為師,應以身作則。在二十年教學歷程中,我也經歷過彷徨,在不斷的嘗試與總結中,我發現,教育沒有捷徑,只有教師自己走過的路,學生走起來才更快更穩” 。
(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舞蹈的身影
許許多多的教師與學生都知道一切的藝術源于生活,但是針對如何從生活中找到藝術的身影這種問題,同樣有許多人無從求解。在這里,我們對如何從生活中尋找舞蹈的身影進行舉例說明,大家可以根據一個例子舉一反三從而將這種方法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涵蓋的范圍極廣,自然、社會、文學、音樂、美術等等與舞蹈仿佛無關的內容都可以從中指摘,創造出獨特的舞蹈。
例如,學生都學習過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站在文學的角度,這篇散文的韻味與美感都讓人難以自拔,難道這與舞蹈就毫無關聯了嗎?教師可以選取其中的一個片段,讓學生來思考,隨著情緒的遞進與變化,引導學生思考應該以怎樣的舞蹈動作來表達,怎樣才能準確地讓觀眾理解我們所編排的舞蹈動作是《荷塘月色》。不僅僅是使用名家大作作為靈感來源,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以日記的形式進行思考與表達。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一種思考的習慣,自然不怕生活無法給予學生以創造力了。再者,文學與日記都來自生活的片段,激烈的爭吵、詼諧的談話,都可以利用舞蹈來表達,前提仍是教師必須在相關方面有著自我的實踐經驗,否則一切方法都是紙上談兵。
以上為動,接著我們來談談靜。舞蹈也是一種藝術,一次表演中留下的精彩劇照都是整篇作品的濃縮,那么一幅畫呢?雖然是一篇靜止的場景,教師為什么不能引導學生將這幅畫作進行延伸與創作,使之成為一個連貫的動作?理解了作者創作主旨與精髓,以此為中心,將畫用舞蹈的形式編排出來。這樣,學生一方面提高了自我的藝術鑒賞能力,另一方面自我的創造力也得以施展。
生活所涵蓋的內容太多,在這里我們不能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一切的方法應用都順理成章。
三、結語
了解了舞蹈編導教學中創造力培養的必要性與主要方法,接下來教師要做的就是督促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的實踐與探討;每個人的習慣和學習方法不盡相同,幫助學生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創造途徑需要教師下大功夫。其實,首要的還是幫學生打好理論知識的基礎,深入了解舞蹈編導的內涵和藝術之美,一頭牛自然無法欣賞音樂的高雅與美,沒有基礎的理論打底,再多的創造力培養所建立起的仍舊是空中樓閣,一觸即潰。
參考文獻
[1]尹珂.試論高校舞蹈編導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4(23):245-246.
作者簡介:李娜(1983—),女,漢族,山西運城人,本科,運城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