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媛
【摘要】聲樂演唱要打動人心,給聽眾帶來美的享受。如何恰當地表現歌曲內涵和歌曲的情感對聲樂學習者來說,就需要圍繞歌曲各個方面進行理解分析,對藝術進行重塑再造。本文對歌詞、旋律、曲風、歌曲處理進行了簡單梳理。
【關鍵詞】歌詞;旋律;曲風;處理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歌詞分析
歌詞是以文學創作的形式呈現歌曲想要表現的內容及豐富的情感,從而讓聽眾產生共鳴和聯想到某種意境。 分析歌詞,首先要知道所屬哪種類型,是敘事、抒情,對歌詞詳細分析能夠幫助演唱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時代背景及風格,從而使歌者進一步啟發內在情感深入地投入到歌曲情境中。歌詞與一般的純音樂不同,通過歌詞我們可以很形象地了解作品的具體內容,但歌曲內容有限,通常歌詞都是經過高度概括、十分簡潔凝練的手法創作,歌詞背景往往有著更深刻的含義需要歌者去表達。比如《五洲人民齊歡笑》《石油工人》都是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點,如果演唱者只注重音色和技巧而忽略歌詞所要表達的意境,不把作品內容與自身的情感相融合就不能準確地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失去靈魂的歌唱是不完美的,更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旋律、節奏及調式調性
組成音樂要素中,旋律極其具有表現力,是曲作者與聽眾溝通的重要方式。 音樂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這種特性帶給聽眾無限的遐想,從而與歌詞有機地結合組成歌曲,讓單純歌詞所表達不到的情感更加充分, 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旋律中的音域由一定的高低、長短等關系構成框架,作為音樂表現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歌曲中與節奏等其他要素結合起來呈現音樂要表達的意境。不同的旋律用來呈現不同的情感,如上行旋律走勢所表現的聲音明亮,力度增強,逐步帶入興奮的感覺,通常是用來呈現高漲的情感;而下行旋律趨向于聲音松弛,通常用于表現抒情或憂郁的感情。
三、把握歌曲音樂風格
歌曲風格是作者根據自身的經歷、性格特點、觀點及藝術修養,在運用題材表達方式等展現出不同的音樂特點。因此,分析某一首歌曲風格,大多圍繞作曲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民族等進行了解。首先,以時代背景為例,在抗戰時期人民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那個時期的音樂大多為抗戰服務,以激勵人民的斗志,為主旋律慷慨激昂,如聶耳的《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歌者要用洪亮的歌聲震撼受迫害的民族,讓大家緊密團結并以慰藉英勇的戰士,也有《南泥灣》等表達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抒情歌曲。近現代時期的歌曲風格更加豐富多樣,但主題多以歌頌美好生活為主。
其次,以民族及地域特點把握風格特點,不同民族、不同區域風格各有特色, 北方歌曲大都具有熱烈、直接、剛健的特色;南方水鄉一帶具有比較溫婉、秀麗的音樂文化; 蒙古族大多以遼闊寬廣、抒情見長;新疆民歌具有節奏鮮明、載歌載舞的特點。作為演唱者就應該對這些比較有地域特色或者特殊背景的音樂深入了解。
四、歌曲演唱基本處理手段
要把握歌曲的基本情感和變化,首先要理解作曲所要傳達的情感基礎,再通過歌唱恰當地展現給聽眾。
(一)情景與情緒表達
歌唱的情景和情緒是演唱者演唱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感情傳達的基礎,不進入情景就不能充分表達情感。 要根據歌詞的背景和風格在頭腦中構圖,看到歌曲所要展現的畫面,再形象地用歌聲描述。例如《大森林的早晨》首先要在腦海中呈現清晨森林中的美好畫卷,“淡淡的晨霧、靜靜地流水” 要看得見,“鳥語花香”要加上深呼吸真正聞得到,感受的到。 高潮部分情緒、氣息要逐漸推進用歌聲來展現大自然的美好,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聲音情緒都要更飽滿,使聽眾有所感受。
(二)語調、重音與節奏
旋律是模仿語調的變化,表達出哀怨或者快樂的呼聲,旋律是根據聲調、說話而來,比說話更激情藝術化。比如歌曲《說聊齋》:“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根據山東話的語調而來,了解了背景及方言就能演唱得更加樸實到位,接近聽眾。有感情地朗誦歌詞能深入體會作品意境,朗誦的語調、音色及力度節奏都能使演唱者獲得深切的感受。重音也是歌曲情感的體現,在某個字或某一句中做重音處理能充分展現歌曲的層次及中心。該停頓的時候要停頓,不該換氣的時候不要隨意換氣,每個樂句保持連貫性,否則整首歌沒有層次或者隨意停頓換氣,使歌曲演唱得支離破碎。
歌唱是表演的藝術,歌唱者要把詞曲作家創作的固定旋律的字變成有生命力的,把旋律和語言二度創作來充分體現,使觀眾得到深切感受。所以,歌者要深入分析、了解歌曲從而使自己的歌聲更加動聽,給人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潘青峰.歌曲分析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J].大舞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