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摘要】在板胡演奏藝術中,左手演奏技巧豐富多彩,滑音演奏技巧是使用率較高的左手演奏技巧之一。滑音技巧中的墊指滑音演奏通過不同手指在琴弦上的相互銜接,使音與音之間巧妙的無縫連接,進而產生同指異音的滑音音響效果。這樣的滑音演奏,在潤色音樂本身的作用之上,還可增加不同音樂語言的藝術感染力。本文通過對墊指滑音的類型及其應用進行剖析,以期通過理論性文字來指導實踐。
【關鍵詞】滑音;墊指滑音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識碼】A
墊指滑音按裝飾音與被裝飾音的音程關系分為三個手指與四個手指的墊指滑音,其中按裝飾音與被裝飾音的音高走向又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在記譜中,滑音符號較墊指滑音符號出現次數較多,但在實際演奏中,多見于使用墊指滑音演奏技巧來表現滑音符號標記,以突出裝飾音的趣味巧妙與風格性。
一、三個手指的墊指滑音及應用
(一)三個手指的墊指滑音
該技巧演奏指序分為一二三指與二三四指兩種。在不同的樂曲中,該技巧的使用根據指法、指序的不同需要進行安排。如中音板胡曲《影調》的第一句。(見譜例1)
譜例中圈注的音使用一二三指墊指滑音來演奏。第一小節圈注音符應使用突出一指裝飾音“3”而弱化三指主音“5”的墊指滑音,第二小節的圈注則使用藏頭露尾的墊指滑音突出一指主音“6”,而第四小節的“1”再次使用墊指滑音突出三指主音并弱化滑音過程,這樣則體現樂句詼諧風趣的特點。
(二)借助空弦音的墊指滑音
借助空弦的三個手指墊指滑音,在板胡獨奏曲中的使用屢見不鮮,演奏時需注意三個手指與空閑音的銜接,如中音板胡曲《紅軍哥哥回來了》慢板這一句(見譜例2),可將音樂理解為妹妹的內心活動與形象塑造,圈注部分兩次“2”到“5”在墊指滑音時應注意空弦到三指滑音時圓滑的音效銜接,配合右手運弓奏出露頭藏尾虛化“5”的墊指滑音,不但突出了陜西風格的四度音程,更好地描繪出少女欲言又止的羞澀。
在演奏借助空弦音的墊指滑音時,上滑音演奏食指應從琴桿腰碼處準備,食指下滑時從空弦處開始,后接墊指、三指,下滑音則反之。有些演奏者在演奏此技巧時,忽略了食指到空弦的這一段弦距產生的音響,或直接按音不滑音,這樣會使音符的銜接生硬唐突。
二、四個手指的墊指滑音及應用
(一)四個手指的墊指滑音
該技巧顧名思義比上述墊指滑音技巧多了一指來完成,其中,一指和四指分別按低位音和高位音,二指和三指都為墊指,在滑音過程中滑音的方法及產生的音響效果不變。如高音板胡曲《大起板》的這一句(譜例3),譜例中標注的音裝飾音“7”為一指,主音“5”為四指,演奏時使用墊指滑音。
此處的墊指滑音應注意虛化但不損失滑音過程來突出主音,配合切分音的節奏型,給人以獨特而搖擺的感覺。
(二)借助空弦音的墊指滑音
借助空弦音演奏的四個手指的墊指滑音在板胡演奏中也較為頻繁的出現,其演奏過程與上述三個手指借助空弦音的要點無二,注意一指從腰碼處空弦音開始滑音的主動性與滑音過程。如中音板胡獨奏曲《河南梆子腔》開篇第一個音(譜例4)
此處的裝飾音“6”為四指“2”為空弦,演奏時,四指通過三、二指墊指輔助到一指再到空弦音“2”,后一指接著從空弦音滑到“4”,滑的過程中左手不但觸弦要飽滿有力度、各指間的銜接緊密,更要求滑的速度快且手指滑弦動作的整體統一,此處配以強爆發力重音的快速運弓后顫弓,體現了豫劇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
三、總結
在板胡作品演奏中,練習墊指滑音時,不可急功近利,應注重手指的能動性與主動性,循序漸進,必要時可參照同指異音的滑音效果來進行音響模仿。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潛心嘗試、探索、研究,才能奏出完美的音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