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玉
【摘要】作為藝術教育活動形式之一,中職音樂課程的開展不僅能夠起到提升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與美學素質的作用,同時能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為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而在現今的中職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提升自身專業水平之外,還需要采用科學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其中包括微課教學。因此,本文對微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意義展開討論,并對微課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以期為我國中職音樂教學活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中職音樂課堂教學;微課;具體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微課教學在中職學校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首先,微課形式較為豐富,其內容中包含的音頻、影像等均能夠將原本靜態的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不僅符合中職學生年齡階段活潑青春的特點,同時也能夠以直觀的形式將教師所要講述內容呈現出來,達到提升學生興趣的目的,同時也可以使不同學生在微課中找到自身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目的。
其次,由于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的教學方式不同,而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其自身對音樂知識學習的程度與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師利用傳統教學方式很難對課堂內的學生進行全面教學,無法將所有人的能力提升到同一水平。而利用微課形式教學,教師能夠快速地通過微課教學了解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的程度以及自身難點,并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最終全面提高學生音樂水平,改善音樂課整體效果。
二、微課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精選教學重難點,合理編排微課內容
第一,教師應當根據課程目標精選教學重難點。微課固然能增強教學效果,但教師仍不能將大量精力投于微課制作,忽略了日常教學。因此,教師應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分析教材內容,甄別教學內容的重要程度,將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或者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作為微課內容的最佳選擇;第二,注意合理編排微課內容的先后次序。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根據學生的邏輯思維特點和理解順序編排微課的教學內容,以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學知識點。
(二)豐富微課內容,提升學生興趣
我國部分中職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雖能夠了解微課的具體作用,但在具體操作與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出現較大理解誤差。部分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并未選擇其他視頻,而是將自身講解及演唱的過程進行錄制后作為微課呈現在課堂上,希望在課上能夠節省時間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講解。但由于這種形式過于單一,且缺少娛樂性,因此部分學生在這種微課教學下顯得十分懈怠,學習出現消極形式。
因此,教師在選擇微課并進行制作時,不僅需要考慮自身課堂講解效果,同時也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興趣方向等,將微課內容進行豐富創新,并嘗試利用多種形式加入到微課內容中,確保以豐富多彩的視頻內容提升學生對微課教學的好奇心與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在進行音樂樂理知識講解時,將微課與ppt課件完美結合,使多彩的畫面與豐富的音頻形式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提升學生的興趣,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創新微課評價體系,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微課教學法固然存在一定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但如果在教學中毫無章法地采用微課進行教學,不僅無法將微課自身的實際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同時也有可能因為學生對微課對于重視而使原本音樂課程更加無法順利進行。因此,藝術課程教學小組必須根據自身教學實際情況,對微課教學進行創新,并利用科學方法設計微課評價體系,提高對微課的選取水平。而在體系中需要根據以下兩點進行評價:
第一,微課是否具有藝術性。運用微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自身音樂藝術水平與鑒賞能力,因此,在選擇音樂類微課視頻時,必須對其內容進行嚴格篩選,確保課程整體水平得到提升。第二,微課的時常。由于微課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并不能作為音樂課程的主體,因此,在課程過程中,應選擇較為短小且作用較大的視頻,通常視頻時長在3-8分鐘,以免因學生的注意力太過集中于微視頻而忽略課程主體的情況發生。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知,現如今包括中職學校在內的大部分院校都選用較為科學、符合時代發展的微課教學法進行教學。而其中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不但能利用微課教學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同時也有效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進一步降低教學難度,提升教學效率,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從而為推動我國教育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袁珍.淺談微課在中職音樂教學備課和實踐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14):145.
[2] 李海霞.試論微課在中職音樂教學備課和實踐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6(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