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摘要】當今世界聲樂藝術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蓬勃景象,不同的聲樂演唱流派在良性的競爭中不斷創新發展,描繪出一副具有多元藝術魅力的畫卷。美聲唱法是聲樂藝術唱法體系中極具藝術魅力和藝術功能的唱法之一,其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所表現出在音域、音色、共鳴等方面的魅力和作用。本文針對美聲唱法在聲樂演唱中的藝術魅力和作用進行探討研究,以發掘美聲唱法與眾不同的藝術色彩和重要作用。
【關鍵詞】美聲唱法;聲樂演唱;藝術魅力;作用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美聲唱法是產生于17世紀歐洲的一種教堂式演唱風格,如今,美聲唱法成為影響世界聲樂演唱的重要歌唱方法,在聲樂演唱中表現出的獨特藝術魅力和重要作用。
一、美聲唱法藝術魅力和作用的奠定
美聲唱法所展現出的獨特藝術魅力和重要作用,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因為美聲唱法是從宗教圣詠一直演變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專業唱法的,與其所堅持的科學發展道路和歷史抉擇密不可分。宗教“男童代聲”的圣詠、歌劇和歐洲“浪漫注意文藝思潮”的興起,逐步將美聲唱法推向黃金發展期。在黃金發展期,美聲唱法所形成的音色優美、科學發聲、音域寬廣、音線勻滑的藝術特點和其在聲樂演唱中發揮出的專業基礎性、指導性作用一直保留傳承至今,并且日臻完善。
二、美聲唱法發展現狀下的藝術魅力
美聲唱法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種包含呼吸、發聲、音色、音域、共鳴在內的系統完善的唱法單元體系,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也主要體現在呼吸控制、音色音域等方面,在此,本文進行歸納探討。
(一)音色優美,音域寬廣
無論何種唱法,聲音都是由聲帶的共振產生的,美聲唱法在聲音的音色和音域方面有著專業性的要求,這也是美聲之所以具有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的原因所在。美聲唱法對于發聲的要求首先是“開喉”,即打開喉嚨部位的聲帶,并且壓低喉位,保持歌唱狀態;其次,要把握和控制聲帶的震動頻率,從而剔除雜音產生的可能性,保證優美音色產生的器官環境;最后,在口腔、鼻腔、頭腔與咽喉的統一協調下,使聲音由迸發出來,實現擲地有聲、悠揚回轉的歌唱效果。美聲唱法的三步走,是在演唱中保持音色優美、音域寬廣的具體保障,這兩大特點也成為美聲唱法的一大藝術魅力所在。
(二)氣息流暢,和諧共鳴
美聲唱法在聲樂演唱中藝術魅力的體現,除了音色和音域兩方面之外,還體現在氣息和共鳴方面。氣息的科學控制關系到聲音的連貫性和持續性,正如中國傳統聲樂論著中所言,“氣者,音之師也。氣弱則音薄,氣濁則音滯,氣散則音竭”,因此,穩定流暢的氣息也是美聲唱法的一個主要技巧,也體現了美聲唱法的藝術魅力。“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指在演唱過程中保持氣息均勻穩定的科學方法,也是擴大音域,協調音色的美聲唱法保障。在氣息流暢的基礎上,利用演唱者全身各共鳴腔體在合適的咬字節點產生共振的效果,凸顯厚實、低沉;高亢、明朗的共鳴效果,美聲唱法的共鳴是在追求圓潤豐滿、優美悅耳的歌唱音響效果的基礎上,達到“美美與共”的和諧藝術境地。
三、美聲唱法在聲樂演唱中的時代作用
美聲唱法除了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之外,還有著很重要的時代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美聲唱法提供專業技巧支撐
在聲樂界內,一直有“學過美聲唱法的藝人,可以輕松地完成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的說法,這種說法或許有些夸張,但是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為美聲唱法會在氣息控制、音色音域掌握、吐字咬字和情感拿捏等方面進行專業而系統的訓練,而在聲樂藝術中的其他唱法在訓練的系統性和強度上與美聲唱法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所以,美聲唱法在綜合的唱法技巧上會給予其他唱法以支撐,從而保證在多元唱法的基礎上為聽眾展現美聲唱法的藝術功能性。
(二)美聲唱法對于聲樂藝術創新融合的作用
聲樂藝術中不同唱法之間的界限呈現出淡化融合的趨勢。這一變化是由于聲樂藝術包容發展的結果,不同的唱法流派由之前的獨立發展演變成當今相互借鑒的創新發展模式,由此帶來的便是聲樂藝術融合發展的結果,而促成這一發酵過程和結果的,正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在其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去糟粕,取精華,成為包容共生性極強的唱法體系,所以,在與其他聲樂唱法共存發展的時候,就會自然的吸收各種唱法中積極優秀的成分和元素,為美聲唱法所用。
四、結語
美聲唱法雖源于歐洲,卻應用于世界,在發展演進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藝術特性和功能作用,并且在當今聲樂藝術中展現出極強的藝術魅力和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美聲唱法的藝術魅力和作用的研究,希望可以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康莉.美聲唱法的樸實自然[J].戲劇之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