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摘要】幼兒舞蹈是我國基礎舞蹈教育,開設幼兒舞蹈教學課程,能夠起到鍛煉幼兒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的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幼兒舞蹈特色,提出創新幼兒舞蹈家教學對策,推動我國幼兒素質教育發展。
【關鍵詞】幼兒舞蹈;教學方法;創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一、幼兒舞蹈教學特征分析
幼兒舞蹈是針對3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展開的教學活動,由于幼兒天性活潑好動,舞蹈動作能夠讓幼兒釋放精力,在歡快的學習氣氛中培養其審美特征和藝術細胞,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現階段幼兒舞蹈主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第一,幼兒舞蹈具有趣味性。幼兒認知和學習能力還沒有進行系統的訓練,其身心還處于發展階段,為了照顧幼兒身體素質,幼兒舞蹈動作需要以簡單歡快為主,讓幼兒能夠盡快融入到舞蹈練習中,調動幼兒舞蹈學習樂趣。
第二,幼兒舞蹈具有模仿性。心理學認為幼兒的模仿和學習能力較強,為此幼兒舞蹈動作要以幼兒日常生活為主,通過舞蹈動作讓幼兒了解簡單的生活知識,如以動物模仿為主題的舞蹈動作,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知識體系,還能夠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三,幼兒舞蹈具有教育性。幼兒世界是充滿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幼兒舞蹈往往從幼兒角度出發,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開展生動形象、富有教育意義的舞蹈動作,滿足幼兒學習樂趣。
二、幼兒舞蹈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舞蹈作為最受幼兒歡迎和喜歡的課程,需要引起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發揮舞蹈教學在幼兒綜合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創新幼兒舞蹈教學方法,培養幼兒舞蹈學習興趣,讓幼兒感受到舞蹈學習的樂趣。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舞蹈教學理念
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思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需求放在教學目標制定的首要位置,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大不相同,幼兒教育作為學齡前教育重要啟蒙,需要教師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一方面教師要意識到幼兒舞蹈教學的重要性,將舞蹈貫徹和落實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讓幼兒感受到舞蹈學習的樂趣,通過舞蹈教學培養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另一方面逐漸改變落后的舞蹈教學思想,將舞蹈教學作為和幼兒溝通交流的有效方法,在舞蹈教學中和幼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幼兒語言表達和情感表達能力,實現幼兒全面發展。
(二)明確幼兒舞蹈教育主題
幼兒舞蹈是面向幼兒開展的教學活動,因此幼兒舞蹈教學的題材選擇要符合現階段幼兒興趣愛好和身心成長規律,我國教育部明確提出幼兒教育要讓幼兒初步掌握生活常識,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首先幼兒舞蹈教學內容要與幼兒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幼兒生活中進行舞蹈創作,降低幼兒對舞蹈學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良好的舞蹈基礎;其次幼兒舞蹈教學題材要充滿趣味性,能夠吸引幼兒舞蹈學習興趣,讓幼兒主動進行舞蹈創作;最后幼兒舞蹈教學題材的選擇要遵循幼兒身體發展規律,盡可能選擇簡單易學的動作,將幼兒的安全放在舞蹈教學的首要位置,提高幼兒舞蹈教學的安全性。
(三)創新幼兒舞蹈教學方法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正處于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的重要階段,在課堂教學中幼兒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難以有效地將注意力和精神力集中在教師教學活動中,為此教師要時刻觀察幼兒學習注意力,不斷采取豐富的幼兒教學活動,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主動參與舞蹈教學。常見的幼兒舞蹈教學方式包括情景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其中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舞蹈教學內容,為其模擬豐富的舞蹈背景,如森林想要舉行一場音樂會,各種小動物都準備了舞蹈表演,通過設置一定的情節,能夠讓幼兒更快地融入到舞蹈學習中;游戲教學法則是利用幼兒喜歡做優秀的心理特征,讓幼兒在歡快的氣氛中掌握一定的舞蹈節奏,如丟手帕、找朋友等,培養幼兒舞蹈學習興趣;而合作學習法則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表現欲望,讓幼兒受到教師和同伴的認可。此外幼兒舞蹈教學中還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豐富的動畫、音樂等播放效果,為幼兒構建生動形象的舞蹈學習課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舞蹈教學是實現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大部分幼兒園已經意識到舞蹈教學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幼兒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實現幼兒舞蹈教學創新,需要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征,培養幼兒舞蹈學習興趣,發揮舞蹈教學在幼兒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魏振雷.幼兒舞蹈教學策略的創新[J].藝海,2012(08).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黔東民族舞蹈教育團隊》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