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霖 李萍 覃茂桂
[摘 要] 近幾年來,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其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整合現有資源,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的掌握和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由于目前在教學領域中信息技術與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整合的經驗不足,導致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存在。基于多年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經驗,對信息技術與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整合進行簡要分析。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中職計算機;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46-02
當下是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技術的價值,發揮其作用,信息技術應該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用。在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效發揮其作用,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來合理整合現有資源,打造高質量的課堂,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顯著提升,學習能力也會有很大的進步。目前部分中職院校由于教學觀念與信息基礎建設比較落后,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從而影響我國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專業水平,為了改善這個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策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一、加強信息設施建設
信息設施建設是信息技術與計算機專業整合的前提,只有加大資金的投入,同時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才能夠建設最完善的基礎信息設施,從而更好地開展后續工作。作為硬件設施,信息設施建設可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同時其后期維護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信息設施建設對后續的資源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校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內容。信息設施建設除了有必要的硬件設備之外,還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協調,這樣才能更好地整合有效資源,打造更加高效的服務性平臺,為教師日常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良好的基礎。因此,中職學校要加強對信息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打造更加高效的信息網絡建設,以此來推動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發展。信息設施后期的維護也非常重要,在維護過程中,學校要注意定時定期檢查,保證每一個環節都不出差錯,營造一種良好的網絡資源共享環境。
二、更新教學理念
在教學活動中,基本上是以老師把知識講授給學生為主,雖然會有師生互動的環節,但是總體上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為了更好地提高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同時把最新的計算機專業理念教授給學生,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教學主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計算機原理與技術操作,能進行相應的計算機應用,但是在新型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把這一部分知識教給學生,還要幫助學生提升對計算機的理解和應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養。為了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理念,從報紙、書刊等其他網絡平臺接受最前沿的信息技術理念然后將之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的同時,學生的理念才會得到提升。
例如,在“計算機的發展歷史”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材上只列舉了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的發展歷程,沒有詳細列舉具體的系統更新換代情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部分內容,清楚地知道計算機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改革,其對計算機的發展有著怎樣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穿插相應的內容,把該部分知識變得更加完善,同時也要融入最新的計算機發展情況,把當下的計算機系統程序軟件向學生介紹,加深其對計算機的了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以此為切入點,多方面搜集專業知識,達到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的作用。
三、開展針對性教學
信息技術發展迅速,計算機更新換代也特別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學計劃把相關的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理解不到位造成學習效率低下,也有可能會因為教師抓不住重點而花費過多的時間去講解部分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意與實際相結合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社會上的信息技術發展情況以及計算機的應用情況,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充分了解學生對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的了解程度,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立足于學生的基礎組織教學活動,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同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在某一部分內容教授完畢之后,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在課堂上要充分了解學生對該知識的掌握程度,哪一部分掌握較好,哪一部分掌握較差,從而進行有側重的詳細講解。課余時間,教師也要盡量與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只有這樣才能依據實際調整教學方案,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并且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緊跟教學進度,保證教學質量。對教師來說,相比于傳統的只按照教學進度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來說,可能會耗費一定的時間,但是由于這種教學方法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教師不能因此而放棄這一部分的內容,而應該抽時間去了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不能因為片面追求日常的教學進度而忽視學生自身的情況。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信息技術方面,很多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理論時,如果只通過簡單的記憶進行學習,可能會對深入一些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障礙,對提升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應用水平也非常不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當把某一方面知識教授給學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合理安排時間,組織學生上機操作,對教師所講述的內容通過實踐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發現自身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計算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只有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才能夠充分發揮該學科的作用。
例如,在“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講解如何添加或刪除程序、添加硬件設施及其他方面的操作,該部分理論知識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抽象,如果僅僅讓學生對操作步驟進行記憶,沒有實際的應用的話,學生的理解只會停留在非常淺的層次,而且由于缺乏實際操作,學生很難發現自己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當教師講述完理論知識,并且學生基本掌握時,可以安排一次上機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相比于學習理論知識來說,實踐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情況,當學生面臨這些情況時,就需要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進行處理。通過這種形式,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應用水平才會逐步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也更明顯。大部分信息技術理論都是長篇大論,如果僅僅讓學生學習這一部分內容,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五、創新評價機制
在通常的評價體系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都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但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保證對學生評價的全面性和公平性,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創新評價機制來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考慮好相關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書面成績、日常表現以及實際應用水平進行綜合考量,同時也要結合計算機專業自身的特點。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教師可以以此來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綜合考量。例如,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時,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進行教學,事先安排給學生一定的任務,讓學生按照相關的任務脈絡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方式進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首先要對任務做基本的了解,這就要求學生要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回顧和鞏固,在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再進行后期的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解決一些突發問題,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處理,這就考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臨時處理能力。教師在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加總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按照一定的比例為學生打分,最后由系統自動算出分數。這種全方位的評價機制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一定的幫助,學生為了展現自己的實際水平,會更加努力地去完成每一階段的任務,提升自己的理論基礎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比如,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制定任務目標,簡單講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并介紹計算機的各部分功能。學生需要對課堂上的知識進行系統回顧才能完成這一任務,而教師在評價時,采用分步計分的模式,這樣更有利于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并且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隨機應變,以更加高效的形式組織教學活動。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主要為社會提供專業的計算機人才,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是不可分割的,為了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信息技術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勇于探索、積極創新,以最新型的教學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越男.高職院校信息技術與計算機專業課程整合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8):250.
[2]周萍.淺談信息技術與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整合[J].科技風,2015(4):222.
[3]李俊佶.淺談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優化與整合[J].電腦迷,2017(6).
[4]李煥春.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整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