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雙
[摘 要]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英語學習需求的不斷提升,對中專英語的課堂教學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活動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各種活動的方式來組織英語教學,這種方式能避開以教師為中心的情況,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理論實踐能力。活動教學的方式打破了傳統英語教學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提升學生利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也有著促進作用。講述活動教學法的含義,活動教學方式和英語教學的緊密聯系。對課堂的形式進行分析,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發現活動教學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也為學生提供了體驗英語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樂于學英語,在快樂的情緒中進行英語學習,提升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活動教學法;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90-02
一、活動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活動教學的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成果。活動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大不相同,根據新課標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需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與課程相關的情境對學生加以引導,可以是進行游戲、討論以及操作等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并在使用知識的同時掌握、鞏固知識。傳統教學模式仍舊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很容易讓學生感覺到枯燥,而這樣的活動教學方式就能夠改變課堂的氣氛,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幫助學生融入課堂氛圍當中,減少學生課堂當中的緊張感以及抵觸的情緒,讓學生在活動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經驗,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當中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課堂當中應該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學習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利用活動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進行互動,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讓學生之間更加信賴,幫助建立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在活動過程中教會學生發現不足并加以改正。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學生是教學任務的主體,所以,必須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而不是教師對所有的知識進行講解,這只能導致學生學習更加無聊,活動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其中進行談論和思考,并且提高學生的思維思考能力以及言語表達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回答、建議或者演講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也能讓學生感受到人際交往的不同方式,在課堂當中同時感受人際交往的奇妙,讓學生融入活動的情景中,感受英語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以及實用性,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學習英語,提高自己英語的相關水平。教師也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
三、豐富教學活動形式
中專英語的課堂和普通的英語課堂不太相同,在教學內容中就存在差異,教學目標也大不相同,英語這個科目本身就比較枯燥,所以對課堂的教學形式的豐富很有必要。課堂當中的活動有很多方式,應因材施教地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選擇,從而將其真正運用到中專英語課堂當中。
比如,朗讀比賽、演講比賽以及情景表演等形式,都能活躍學生的英語思維,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領悟英語學科獨特的魅力。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英語的練習,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活動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大的作用,再加上教師正確有效恰當的指導,學生的活動就會更加有意義。在課堂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同時加入教學內容和課堂知識,讓學生更加愿意去接受知識,投入課堂當中,提升中專生的英語水平。
四、課堂當中對多媒體的使用
這些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條件的不斷提升,多媒體已經普遍進入教學課堂中,是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大輔助方式,活動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利用多媒體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或者音頻等輔助資料,幫助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感受英語的魅力。
比如,在講解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與課文相關的音樂或者視頻內容,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活躍的氛圍當中學習課文,更多地調動學生的大腦、視覺以及聽覺等,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為學生以后的生存以及發展奠定好基礎。
五、將活動教學與課堂流程相結合
活動教學的方式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活動類別,結合目前的中專英語教學狀況,應該將活動教學與課堂的流程結合起來。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導入很重要,教師需要改變原來的單一的復習導入方式,可以使用一些小活動來激發學生上課的熱情。每一次課堂開始的時候都是鍛煉學生口語的好機會,可以讓學生自由談論或者進行值日報告,也可以讓學生輪流去做freetalk,可以是一段新聞、一個小故事、一個笑話或者電影片段的相關情節和介紹等,讓學生自由選擇發言話題內容,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在進行課堂內容展現的時候,教師對知識的講述方式對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有直接的影響,如果學生只是安靜地在教室中聽課,那么這樣的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教師需要設計一些關于課堂知識的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行動起來,自己去發現總結歸納新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述新單詞的時候,可以利用實物、圖片或者卡片等的形式將新單詞展現給學生,涉及動詞的時候,也可以利用身體語言來展現,如,laugh,puton,cry等,學生可以通過身體表現來促進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激發學生進行模仿,讓學生在歡樂當中學習課堂知識。
課后的練習對英語學習必不可少,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之后,如果沒有足夠有效的練習,那么知識技能的掌握就不夠牢固。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練習,比如,個人的活動、對子活動、小組合作的活動、進行角色模仿的活動以及頭腦風暴的活動等都可以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練習,對新知識做準備,這些活動更能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結構以及語言技能。其中的對子活動,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兩兩分組,相互練習學習,這樣的方式能幫助學生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和害羞,開口說英語。教師可以讓鄰近的學生結為對子組,更加方便小組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小組練習的時候,教師也要在班級中進行走動觀察,考查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情況,幫助有困難有弱處的學生,在以這樣的方式練習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機械化句型的訓練,幫助學生對英語語法進行記憶。這樣的方式對那些基礎差能力弱的中專生是一種很好的交際練習方式。
六、利用活動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同時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英語語言更是這樣。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維想法,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這就需要教師對知識運用創造設計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借助辯論或者小組討論等形式,將語言的綜合運用的培養落實到個人的知識運用練習當中,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模擬的情景,現場的采訪、角色的扮演、接打電話的表演以及別的形式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運用英語語言。
在完成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和學生都要了解課堂最終的教學成果,所以,在活動教學之后的評價是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評價的結果進步了,那么勢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以及學習興趣,也能激發教師的教育教學的激情,如果沒有進步,那么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反思,彌補弱處,克服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缺陷,總結教學經驗以及學習經驗,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多對學生進行正面的評價評論,對學生的進步給出足夠的肯定,對學生參與活動進行鼓勵激勵,在活動當中學習,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活動教學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動力,聽、說、讀等各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同時,對學生的英語技能進行鍛煉以及培養,以活動為主要核心來組織課堂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實踐性,滿足中專同學對英語學習的要求。
活動教學法是一種重要而且實用的教學方式,對中專英語教學更有獨特的促進作用,中專英語教師需要恰當合理地運用活動教學法,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自主積極地參加課堂活動,同時掌握利用所學知識。在進行英語學習的同時引進多式多樣的活動,不僅能對英語課堂的學習氣氛進行調整,更加激發了學生潛在的英語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中專學校同學的英語學習興趣仍然不高,所以這對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挑戰。從另一方面而言,這也對中專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英語教學方式是一門藝術,利用活動教學的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以及英語興趣,所以,教師要時刻記住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靈活運用活動教學法,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成績,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源.活動教學法在中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4(30).
[2]焦華.活動教學法在中專英語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旬刊),2017(21):71.
[3]徐慧.中專英語教學中活動教學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8(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