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阿斌
[摘 要] 六問連環導學法就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轉變為揭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設問、疑問、留問、提問、反問、詢問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轉化為一個個問題,使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練習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 鍵 詞] 六問連環導學法;中職體育教學;意義;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94-02
一、引言
六問連環導學法是湖南省教育廳立項研究的教研教改課題,其研究成果已在中高等院校的許多學科中得到應用和推廣,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和好評。但六問連環導學法能否應用到中職體育教學中,卻至今鮮有人研究和實踐,筆者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教學實踐,在六問連環導學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認識,現總結與同仁共同商榷。
二、何為六問連環導學法
六問連環導學法是湖南省教育廳立項研究的教研教改課題,它要求將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轉變為揭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設問、疑問、留問、提問、反問、詢問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轉化為一個個問題,使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當前中職體育教學應用六問連環導學法的意義
六問連環導學法將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轉變為揭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誘導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十分契合中職教育的特點,有利于提升中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一)六問連環導學法改變教師為主體的體育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目前,中職體育課還是多停留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中,上課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體育技能的學習和鍛煉,這種被動的學習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六問連環導學法則更加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教學活動改變了過去呆板僵化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揭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也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從而有利于整體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
(二)六問連環導學法改變了過去傳統體育教學的單一評價模式,有利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目前,中職學校的體育教育還是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桎梏,還是以成績定輸贏,評價體系單一,而忽視了對中職學生十分重要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或動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的評定。而六問連環導學法是一種雙向的互動的教學方法,學習變成了師生之間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多地考查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對學生的評價是一種相互、多元的關系,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三)六問連環導學法改變了傳統體育教學單向知識技能傳遞模式,有利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中職教育是注重技能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我動手能力。傳統的體育教學是教師靠自己的直接講解和示范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單向的知識技能傳遞,它要求學生只要能按照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完成體育動作就可以了,學生問題意識缺乏,限制了學生的多元思維,從而浪費了學生的智力資源,扼制了學生潛能的開發,不利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六問連環導學法則將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之間提問和回答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有利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六問連環導學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所謂六問連環導學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就是要求將傳統的中職體育課堂教學過程轉變為揭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設問、疑問、留問、提問、反問、詢問的形式,將體育教學內容轉化為一個個問題,使問題貫穿于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和練習,誘導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在體育技能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或者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從而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鍛煉和培養中職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設問導學法的應用
設問導學法,就是要求根據學科知識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鏈條,將傳統的講授法中教師所要講授的內容,由教師以設問的口氣,轉化為一個個問題,而后又由教師一個個解答的教學方法。它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將知識變為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具體到體育教學中,可以將主要的動作要領設問成一個個問題,然后由教師配合示范進行一一解答。如在蹲距式起跑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把蹲距式起跑的主要動作要領設問成一個個問題:(1)蹲距式起跑,要將哪條腿放在前面,前后腳怎么放?(2)前腳尖距起跑線多長?(3)當裁判員喊預備時,動作要領是什么?(4)起跑后怎么蹬地,雙手如何擺動等。教師根據教學進度一一設問,再結合示范動作一一進行解答,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學生迅速掌握動作的要領,其教學效果會比傳統教學的效果更顯著,學生練習會好很多。
(二)疑問導學法的應用
疑問導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討論,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解答進行講解,指出學生解答的正確與錯誤所在及原因。疑問導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具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設問導學法的基礎上,在學生基本掌握動作要領的情況下,對一些難度大的動作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個體或小組的方式自己去練習和摸索正確的動作要領,然后再通過觀摩學生的演練,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講解和示范。如上述的蹲距式起跑的教學中,起跑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教師可以根據這一難點提出疑問:該怎么起跑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起跑的初始速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去練習探索,然后再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教師點評、講解、示范,相信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就一定能很好地掌握起跑的動作要領了。
(三)留問導學法的應用
留問導學法,通俗講就是布置課后作業,就是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解決,目的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樣,具體到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堂好的體育課,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并不意味著內容也隨之結束了,也許是已掌握的動作技術的延續,也許是新的學習的開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時留下問題,去繼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繼續對動作技術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全面掌握動作要領。比如籃球教學,籃球運動不是一兩堂課就能讓學生熟練掌握的運動技能,它需要學生長期的練習。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時,一定要給學生留下一些問題,如如何控球才不至于丟球,如何運球過人等,促使學生在課堂結束后繼續練習、研究,從而逐步掌握并喜歡這一運動。
(四)提問導學法的應用
提問導學法就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用口頭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一種常用的方法。它既可用于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通過提問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口頭表達能力。具體到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由教師主動提出問題,要求學生解答,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練習后主動就動作的疑難或不理解之處提出問題,由學生或教師解答,通過這種雙向甚至多向的互動,可以使學生更快地掌握體育動作的要點、難點。
(五)反問導學法的應用
反問導學法主要是指在習題課、復習課、實習課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反問,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反問導學法對惰于思考的學生是一劑良方,它可以有效地倒逼平時懶于思考問題的學生去思考問題。具體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作直接回答,而采用反問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解答,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和掌握。如上述蹲距式起跑教學過程中,起跑過程中頭不可過早抬起,身體不可過早直起,有的學生可能就會感覺這一動作不舒服,會問為什么。作為教師可以不直接回答,可讓學生練習兩種起跑方式,然后反問學生兩種起跑方式有什么差別,再結合學生對兩種起跑方式的不同回答進行講解,指出頭和身體為什么要逐步抬起,原因是頭和身體逐步抬起,可以使身體的重心一直在前,會牽引身子向前沖,有利于快速提升起跑的速度,然后讓學生多加練習感受,相信學生就會很快掌握這一起跑的動作要領了。
(六)詢問導學法的應用
詢問導學法指在課程結束后,在與學生談心或座談過程中傾聽學生意見,征求和改進教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詢問意味著雙方身份的對等,這種身份的對等性更有利于學生暢所欲言,反饋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改進教學。具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間休息或課后自由活動時間,主動詢問學生對所學體育技能的感受,甚至可以通過詢問,把德育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適時進行德育教育。如在開展太極拳教學過程中,就經常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或課后活動時間,詢問學生通過練習太極拳有何感悟,然后通過講解太極拳的“中正安舒,心靜體松”的練習要領,有意無意地結合學生的個體特性,從太極拳講求動作松柔虛化,動中求靜,處處講究自然為出發點,教育學生要自覺養成一種虛懷若谷、恬淡無欲的心態,要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增強迎難而上的決心和毅力。
五、結論
總之,六問連環導學法是當前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六問是一個整體,它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交叉使用,以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的效果。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運用六問連環導學法,可以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中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值得廣大體育教師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賈慶鵬.教學研究與實踐[M].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00.
[2]陳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周仁義,李穎.論“六問”連環教學法及其應用[J].湖南商學院學報,1999(4).
[4]劉玉彬.淺談職專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3).
[5]羅良友.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初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