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德淼
[摘 要] 數學課堂教學是傳授數學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途徑,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通過數學課堂教學藝術的主導和展現、數學課堂教學藝術特點及作用、提高數學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提高數學教學藝術的關鍵等方面探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藝術性的有效途徑,以達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數學課堂;教學藝術;現代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80-02
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過程,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提升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數學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是高效教學的有力保障。如何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性的工作。善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是達成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
一、數學課堂教學的藝術主導及展現
(一)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中體現藝術性
教學準備包括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寫好教案,制作好課件、視頻等教學資源。教學準備是數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教學資源是教學準備的成果,教案是課堂教學藝術的腳本。我們提倡使用電子教案,這樣能夠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全面記錄備課成果,生動展現創作藝術,易于不斷提升教學藝術水平。
數學課教學設計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學藝術的創作過程,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數學科學中的審美因素,使數學美的一面得到充分體現。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查閱教學參考資料,通過網絡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相關數學知識和背景,把握數學知識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國內外數學教學水平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通過網絡與同行進行溝通,實現資源共享,交流教學經驗,掌握豐富的第一手信息,運用網絡技術是充分占有資料的一個重要途徑。最后,對充分搜集的資料進行藝術加工:依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進行認真的甄別、篩選,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條件明確教學思路,做出思維導圖,找出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做出符合教學目的和教材要求的教學設計,做好電子教案,做出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教學課件,以便對學生形成較大的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幾何畫板、GeoGebra等數學軟件,交互式動態演示教學內容,通過課件展現自己的設計思想,給學生以全方位的視聽盛宴,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發揮課堂藝術性的重要環節。
(二)教師是課堂教學藝術創新的主導
教師之所以被稱為園丁,是因為教師工作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創作過程。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是精心的預設與生動活潑生成的教學藝術總和。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講授,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引人入勝地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教師在備課時要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明確教學目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做好教學課件。如,使用必要的媒體形式來突出重點、使用必要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來突破難點。
在用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時,首先要處理好教學內容安排。如巧設問題,充分啟發;精選例題,舉一反三;輔以恰當的動畫直觀手法及時配合,力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突破難點,加深印象,幫助理解;結合什么樣的媒體形式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師生的情感交融是課堂藝術性的重要方面,教學有認識過程,也有情感互動和思想的共鳴。數學課堂教學中藝術性地運用情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全身心的投入是高效教學的前提。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共性、個性和心理特點,根據課堂現狀靈活運用各種教學資源,有效掌控教學方向,不斷強化教學效果。電化教學手段和豐富的媒體表現形式是創造和諧師生關系,樹立學生的自信,激勵學生上進的重要手段。藝術性的課堂教學能促進學生心智成長,實現知與情的統一。巧用媒體手段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提高技能。
因此,教師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藝術性地主導教學進程,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數學課堂教學藝術特點及作用
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課堂是舞臺。教學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彈性預設與生成性教學的必要性,這是教學藝術的基礎。教師必須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主導教學過程,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個性,調動學生全身心進入課堂學習。
(一)數學課教學藝術的特點
數學教學的藝術性特點包括教學的形象性、數學學科的審美性、教學創造性、教學的情感性等幾個方面,其綜合體現就是教師的教學個性。教學的科學性是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學的藝術性是有效教學的靈魂。因此,有效教學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數學教學科學性是教學藝術的前提條件,教師的教學個性是教學藝術的源泉。數學教師的教學風格是科學素養與藝術個性的綜合。數學教師是獨特的“樂團指揮家”。這種指揮表演是有意與無意共同參與的結果。教師下意識的教學行為更能體現教師的個性,它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固定下來的達到自動化的教學習慣。教師要熟練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培養數學審美觀,提高自身的創造力,不斷展示良好的教學形象,善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從而形成教師良好的教學風格。
(二)數學教學藝術的作用
數學教師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教學藝術的作用,以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藝術性地運用多種媒體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振奮學生精神,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敏捷,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數學知識。交互式網絡教室方便師生溝通與交流,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豐富的網絡資訊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功能強大的數學教學軟件的應用能展現教師的聰明才智,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教師能夠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教學。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隨時為教師提供教學輔助手段,化解課堂出現的突發事件。因此,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充分發揮課堂藝術作用,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藝術的催化劑和倍增劑,只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才能充分發揮教學藝術的作用,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數學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
教學反思是提高數學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教學反思包括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課前反思是對備課和教學準備的反思,根據變化的課情對教學安排做出適當的調整。課中反思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自我審視,藝術性地處理好課堂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課后反思是對教學經驗和教學結果進行反思,以便突出優點和克服不足。
(一)教學反思
教師在課前要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準備和教學設計是否合理。課中反思則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根據學生的回答和表情,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環節要反思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對臨時出現的問題及時采用各種媒體手段進行補救。課后要反復觀看教學錄像,對教態、語言、表情等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改進;對課件的使用情況、教學視頻的效果等進行再審視,做到不斷強化優勢,克服不足,在后續課程中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水平。
(二)教學交流
教師通過看教學錄像也是一個有效的反饋和反思方式,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觀看自己的課堂教學錄像發現不足之處,查找產生的原因,尋求改進的辦法,使教學藝術日臻完善,不斷得到提高。通過觀看別人的課堂教學錄像,可以學習他人的長處,取長補短。通過QQ群和微信群等手段與更多的教師同行進行教學交流,互通有無,學習他人的長處,甚至能得到名師的指導,從而有效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汲取他人的長處必須和自身的實際相結合,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這是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性的必由之路。
四、提高數學教學藝術的關鍵
數學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藝術的關鍵。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提高美工水平,這是做好多媒體素材的基礎。教師還要不斷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并有意識地運用于教學中,在實踐鍛煉中提高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
教師要把教知識、教思維、教方法借助課件有機結合起來,運用幾何畫板等軟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自主學習。教師必須具有包括現代信息技術在內的多方面知識和技能,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反思,擴展知識面,提高技術水平,成為多專多能的新型教師。
現代信息技術素養是現代教師素質的重要方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方面,能夠藝術性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師職業素質的基礎。深刻鉆研信息技術手段,探索適應新時期教育特點的教學藝術,成功地把一節節數學課堂教學,打造成一件件的藝術精品,使自己成為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勇于創新的“藝術家”。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教學藝術需要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規律創造性地同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需要高深的數學科學、現代信息技術與完美的教學藝術相融合。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原則指導下,憑借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創造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才能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大偉.校本研修面對面[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2]張立新,張麗霞.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程[M].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