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摘 要] 《混凝土結構》知識龐雜,計算復雜,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現象?于是,對本門課程進行了相關的教學改革。
[關 鍵 詞] 點線面體系;鋼筋模型制作;做中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114-01
《混凝土結構》課程是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讓學生初步理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具備基本構件的設計能力和與施工及工程質量有關的結構基本知識,同時具備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結構施工圖的識讀與繪制能力、處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見問題的能力。
一、學情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現象普遍存在,《混凝土結構》課程主要有以下特點:
1.《混凝土結構》課程的研究對象是組成建筑的承重骨架——板、梁、柱構件。為了反映實際構件的尺寸、配筋等,課本都是平面圖,很多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較差,不能把二維圖形在頭腦中轉換成三位立體圖形。課本中很多設計公式都是根據受力圖形去分析問題、建立公式,學生學習有難度。
2.公式多、符號多、參數多、設計方案不唯一、規范條文多,學生在學習中不會總結歸納、系統性和邏輯性較差、一味地死記公式,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難情緒,學習效果不好。
3.目前高職的教材基本是源于本科“學科性”教學體系,只是把教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合并簡化,學生習慣于解決一個個獨立的習題,而對一個完整的設計一般感覺無從下手,沒有思路。
4.建筑材料、建筑力學、建筑制圖是學習混凝土結構課程的基礎,特別是建筑力學,在課程的教授中,教師要不斷地幫助和引導學生回顧力學知識,使其和本課程有機結合起來,但大部分學生力學知識欠缺,教師上課有難度。
5.本門課程最終是要把設計計算書中的配筋轉化成施工圖紙,目前采用的是平法施工圖,很多學生只注重理論求解配筋,至于鋼筋位置擺放模糊、箍筋和縱筋關系不清楚、不能把零散的鋼筋進行連接形成骨架,只是機械地讀出鋼筋的根數、級別、直徑,達不到識讀施工圖的目的。
二、目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在理論教學中教會學生抓住本門課程的核心內容,把核心內容講透講通。
2.加強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從而看懂受力圖形,理解公式含義,以及讀懂平法施工圖。
三、《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1.打破本科教學模式:先原理后設計模式,可以讓學生先通過比較典型的樓蓋設計入手,通過設計步驟,逐個把單一零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設計,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感覺學有所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門課程所研究的中心問題是五種基本受力構件的設計(即拉、壓、彎、剪、扭),而中心問題中的核心問題是受彎構件,即梁、板設計。梁板組成的是一個樓蓋,可以根據項目引導——設計單向板肋梁樓蓋,讓學生邊學邊做,實現計算配筋。
2.五種基本受力構件的設計思路是相同的,從試驗現象—基本假定—應力圖形—基本公式—適用條件—計算簡圖—截面設計—結構構造—施工圖繪制。本門課程的核心是受彎構件,而核心中的核心是單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點),可以以點帶動線,這里的線就是單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線),最后以線帶動面,這里的面就是斜截面承載力計算、受壓和受扭承載力計算(面)。把點講透講通,后面的線、面學生就會無師自通。
3.以項目為引導,學生自己制作鋼筋模型,為了節約教學資金,可以用電線代替鋼筋,把實際構件轉化縮放成三位立體模型,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在操作過程中,讓學生對鋼筋的位置、鋼筋的聯系、鋼筋的連接更熟悉。可以根據單向板肋梁樓蓋計算出的配筋—繪制結構平法施工圖—鋼筋翻樣下料—綁扎鋼筋成型。這樣不僅對識讀鋼筋平法施工圖和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很有幫助,并且學生可以對整個結構設計流程有了解,讓所學知識更系統。
4.教育觀念的轉變,以教師為本的觀念應當轉為以學生為本,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應充分相信學生,積極評價學生,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目的。把課程重點、難點提前通過學院CRP平臺以專題討論方式布置給學習小組,學生課后通過網絡、圖書館查閱相關專業書籍、小組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等以讀書報告或學生上講臺闡述自己觀點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團隊精神。對比較繁雜的知識點、公式等可以通過小組競賽搶答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靈活性。
四、結論
根據項目引導——設計單向板肋梁樓蓋,讓學生邊學邊做,實現計算配筋,讓學生體會學以致用,提高學習興趣。學生自己制作鋼筋模型,對識讀鋼筋平法施工圖和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很有幫助,還節約成本,方便課堂操作。通過以上的方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
參考文獻:
[1]夏念恩,譚正清.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鋼筋模型制作教學創新[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
[2]黃昆,張憲江.高職混凝土結構課程項目化實踐教學研究[J].高等教育教育,2010(2).
[3]薄明軍,王淑平.高職院校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