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偉
【摘要】本文以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的差異作為研究內容,以歷史的橫縱坐標為原點,采用了史論結合的研究方法,引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進行佐證,深入分析了二者在娛樂、功利、參與和技藝方面的區別,最終將二者的差異進行總結和歸納。
【關鍵詞】生活舞蹈;藝術舞蹈;差異
【中圖分類號】J722.1 【文獻標識碼】A
一、生活舞蹈與藝術舞蹈的內涵
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雖然在本質上都是一種抒發舞者自身情感的人體活動,但是介于二者在語義學角度上的差別以及表現內容、表現形式等多方面的差異,對于二者的概念進行深入剖析就顯得十分重要。
所謂生活舞蹈,也可稱為業余舞蹈,指的是與人們生活有著直接緊密聯系,且功利性目的明確,人人都可以參與的一種具有廣泛參與性的舞蹈活動。
所謂藝術舞蹈,一般指的是由藝術舞蹈演員進行創作、表演的,并在舞臺上進行演出的舞蹈種類,也稱專業舞蹈。藝術舞蹈在我國一般分為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和芭蕾舞四大類。
二、生活舞蹈與藝術舞蹈的差別
雖然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之間本質是一樣的,但是二者在具體的藝術特征方面還是有明顯的藝術差別,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功利性
功利性目的,在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對于生活舞蹈而言,人們大多是抱著某些現實性的目的去進行舞蹈活動的,或通過舞蹈鍛煉身體,或通過舞蹈與友人之間互通有無,或通過舞蹈活動抒發自己愁悶的心情,或借著舞蹈向自己喜歡的人傾吐情愫,或借著舞蹈語言表達個人的理想抱負等。這種明確的功利性目的,在生活舞蹈活動中隨處可見。
(二)群眾性
生活舞蹈與藝術舞蹈之間的另一點不同之處就在于群眾性。對于生活舞蹈而言,舞蹈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大眾性娛樂活動,由于其表現的內容較為寬泛,形式也多種多樣,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受場地的影響,在公園、在街邊、在屋頂上、在草地間都可以看到人們舞動的身影,人們正是在這種廣泛參與的活動中,抒發自己的情感,獲得審美上的愉悅,這也是生活舞蹈最大的樂趣之一。
藝術舞蹈是舞臺藝術的一個分支,在舞臺表演時,需要融入一定的技巧性動作。因此,舞蹈演員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訓練,不斷地打磨自己的身體,才能讓自己的肢體能夠達到完成舞蹈作品的要求。也正因為如此,才將很大一部分的舞蹈愛好者擋在了藝術大門之外: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能力、有資格參與到藝術舞蹈的行列當中。
對于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二者而言,廣泛的參與性更多地體現在前者之中,而后者便只能在華麗的舞臺上優雅地演奏那首令人賞心悅目的“陽春白雪”了。
(三)技藝性
技藝性對于任何一門藝術而言,都是有則俱全,無則不可的重要之物,舞蹈也不例外。在藝術舞蹈之中,技藝性是衡量一部作品成敗的重要標準。對于任何一部作品而言,如果作品中全然沒有技巧性動作,有的是過多的抒情性動作或敘事性手勢,那么,這樣的作品無論如何也稱不上精品,就好像鮮花缺少綠葉一樣,永遠是那么枯燥、無味。這一點對于藝術舞蹈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生活舞蹈而言,技藝性就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只要能夠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需求,有沒有技巧動作對于人們來說就不是多么要緊的事了。舞蹈作為比語言文字藝術更早的藝術形式,自產生以來便受到了原始先民的喜愛。從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彩陶盆中的樂舞圖像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原始先民在舞蹈時并沒有什么技藝性動作,有的只是簡單地聯袂踏歌、跺地起舞,而這種簡單的形式卻使人們心中的情感呼之欲出。所以,對于生活舞蹈而言,有沒有技藝性的動作,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三、結論
對于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而言,二者在本質上并沒有太大區別,都是以抒發人的情感為目的的一種人類肢體活動,但藝術舞蹈作為一門藝術,有著更明確的功利性、更高超的技藝性,而生活舞蹈作為一種自娛自樂的活動,則在廣泛的參與性(即群眾性)和高度的娛樂性上做足了功夫。二者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舞出了一首首令人敬佩的“生命的贊歌”。
參考文獻
[1]歐建平.舞蹈美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2]袁禾.中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