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訓
[摘 要]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指導思想是“培養學生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提升老師專業能力,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對專業人才培養起到了引領作用,推動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技能大賽與日常教學的融合,檢驗了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成果,促進了專業建設,服務于行業企業發展。
[關 鍵 詞] 技能大賽;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73-01
職業院校體制機制的建設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保障,是制度保障、訓練條件保障、教師的能力和責任心的保障;參賽學生的系統培訓,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心理素質的穩定等,是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向。
一、技能大賽的機制建設
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科學安排、通力合作,是取得佳績的基礎。指導教師對賽項的熟悉程度、參賽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專業素養等各個方面,逐步形成了“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觀點,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一)參賽學生
技術技能比賽的項目均來源于實際的工作,要求學生具有綜合應用的能力、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綜合賽項相關的專業知識點,并對知識進行拓展,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以提升。(1)各教學部門通過課堂內的技術技能測試,組織相關技術技能比賽以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比賽能力和心理素質,用以儲備技術技能人才。(2)選拔出理論知識基礎較好、技術技能水平較高、心理素質較好的學生進行較為系統化的培訓。引入淘汰機制,逐步篩選,確定出參加技術技能比賽的學生。(3)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參賽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勝不驕、敗不餒,積極調整好心態,沉著冷靜、不懼壓力。(4)學生收獲。培養學生做事認真細心的素質;遇到難題不退縮、勇于探索的精神;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培訓中,鍛煉學生做事耐心、態度端正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二)指導教師
所謂“賽的是學生,比的是老師”,高水平的指導教師是取得好成績的保障。職業技能比賽要求職業院校的指導教師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1)鉆研業務。指導教師應認真研究企業行業標準、競賽規程,提升專業領域知識,拓展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的能力。(2)指導學生。要善于思考和研究,善于求新和求變,讓訓練事半功倍、達到高效,指導學生在實踐中開展探索和研究。(3)奉獻精神。指導教師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度的責任心、奉獻精神,以積極的態度和心態進行指導。(4)團隊合作。建立教師指導團隊,開展教師合作與共同研討,現場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與創新。
(三)院系保障
各教學部門成立管理小組,部門領導親自掛帥,并有專人負責協調、組織實施賽項推進工作,使各項工作有序開展。(1)合理調配競賽指導教師。指導團隊全程參與賽前準備、訓練、考核和組織參賽,團隊成員能夠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切磋,并特別請來自企業一線的高技能專家來校做專業指導。(2)訓練條件的保障。賽前的集訓是依據賽項規程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提供實驗耗材和相關儀器設備,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保證訓練環境條件的要求。
二、教學反思
職業教育以技能培養為導向,發揮技術技能比賽對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樹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教學實踐,將技能比賽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有機的融合。
(一)以賽促教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競賽項目來源于相關行業的真實工作任務,代表了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對院校的教學改革具有指導意義。(1)常規教學中要將比賽項目融入實際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將技能競賽的內容積極轉化為教學項目,在教學過程的相關課程中體現競賽的規范和標準,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接觸實際的內容。(2)教師應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技能競賽要求,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制定合理可行的項目教學計劃,建立項目為載體,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項目教學法對企業項目進行模擬教學。
(二)以賽促學
大賽要求參賽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要完成實際操作和數據處理,對參賽學生操作過程的流暢性和準確性有很高的要求。(1)指導教師對比賽方案和評分細則要有詳細的解讀,并將其糅合到平時的訓練中,這對教師的溝通能力也是一種考驗,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刻苦認真,付出比平常更多的努力。(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豐富學習形式,組織學生相互比賽,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到努力學習的成果,使其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轉變,不斷培養、發展職業習慣,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為未來實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以賽促改
將大賽成果融入教學改革、專業發展、課程建設中,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健全選拔機制,讓每一位學生有機會參與到大賽中,普惠至每一個學生,使其均有平等享受教育資源的權利,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1)將大賽的有關內容轉化為教學行為,進而擴展為對非參賽學生的教學行為。具體體現在教師教案、課程安排等方面。在以上基礎上形成完整的課程,完整的大綱、評價標準、教材或實訓指導書。(2)組織競賽團隊進行競賽總結,將競賽內容向教學改革的成果轉化,形成標準,反饋企業、行業,對其產生反向促進作用。(3)促進教師學習更多的新知識,更新教學內容,以教學實踐為主體,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貼近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整合。
(四)以賽促交
每年的技能大賽都吸引了各省市、自治區中選拔出來的精英院校,其中有大量的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前輩們。大家應通過技能大賽這個平臺可以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三、結語
學校高度重視實踐技能的培養,將競賽與日常教學緊密結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實踐中鍛煉了教師與參賽學生隊伍,推動相關專業的發展與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使專業的建設與教學緊跟科技發展的潮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術扎實、專業過硬、品行良好”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
參考文獻:
[1]李國秀.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實踐與思考[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
[2]張在職.“以賽促學”的計算機類技能大賽成員選拔培訓機制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8).
[3]李峰.會計技能大賽影響下對《會計電算化》課程改革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