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旭
[摘 要] 中職計算機實訓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科學適當地引入教學激勵機制可以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有效達成實訓教學目標。分析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激勵機制,為提高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關 鍵 詞] 中職教育;激勵機制;計算機;實訓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22-01
中職教育激勵機制的實現應該具備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特色,發揮實訓課的優勢,根據學生特征,巧妙地運用激勵機制理論,形成目標導向、獎懲結合、深層激勵、自我與企業激勵結合的特色激勵機制。
一、明確目標導向,培養技能人才
目標對教育管理者、實施者、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激勵作用。但就學生而言,樹立學習或成長目標,能夠為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注入動力,能夠集中自身注意力,更好地履行學生的學習任務,借助學校和教師創造的學習環境,做出改變,最終使自身獲得發展。
目標激勵在中職計算機實訓課堂中的應用因人而異,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指導學生制定實訓課程發展規劃目標,使其成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讓學生了解實訓課程的培養目標、就業前景以及自身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實訓操作前,預設任務獎勵,學生完成目標任務,就能獲得一定獎勵,學生積極主動完成任務,也能學習更多的計算機知識。
此外,學校和教師可以針對部分具有特質的學生開放技能工作室,或鼓勵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為學生建立職業生涯導航系統,設計就業發展通道。當學生要強烈和迫切地達成自己的目標時,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強大的責任感,不用外界監督就能自覺地把工作做好,這時目標激勵就會產生強大的效果。
二、分層施教,鼓勵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但由于智力結構不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優劣勢。記憶能力、創造力、想象力、空間能力、計算能力等可能各有所長,教育做的應該是發現學生的優勢,補足學生的短板,雙管齊下,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發揮每個學生的不同。對待暫時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注重從基礎抓起,對實訓課程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多加訓練,幫助學生抓細節,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樹立信心,保持前進的動力。對成績或進步突出的學生進行光榮榜表揚,讓學生制定切實的學習目標。和之前學習中的不足相比,有進步就可以實施激烈,維持學生進步的動力。
三、良性競爭,增進集體歸屬感
中職階段學生還處于爭強好勝的階段,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實施激勵措施。
學校可以組織班級之間進行計算機技能競賽,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在競賽中獲得鍛煉的機會,并了解實訓學習中的不足,為學生創造積極學習計算機技能的機會和平臺。采取班級實際操作的方法,通過班級合作形式,設定競賽內容,最終以班級完成任務量和與正確率進行評定,對本次計算機實訓中總體能力表現最佳者,評定為“先進計算機實訓團體”,激勵學生增強實訓學習的激情。并以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的歸屬感。此外,實訓課堂內教學也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實施課堂競賽,以此激勵班級內部學生的良性競爭。
四、規范落實,激勵自我完善
實訓課堂授課時,教師對能夠快速接納并掌握計算機技能的學生,不僅可以進行言語的鼓勵,還可以通過讓其擔任實訓小助手的辦法,發揮其學習優勢,幫助學生共同成長。班級小助手每節課可挑選不同的學生擔任,鼓勵學生爭做實訓助手的積極性,并在最終的學習評價中有所體現,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班級小助手激勵機制,有利于維持學生追求學業進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營造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并且鼓勵優秀的學生通過參加科學競賽、技能大賽等提升自我,展示自我,從取得的成績中形成自我激勵。
五、完善評價機制,提高激勵效果
實訓教育最終要形成以人為本的教育氛圍,而考試是檢驗實訓課程成果的重要環節。作為一種手段,教學評價的應用本身就存在正向激勵的作用。也是維持教學秩序,保證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根據計算機實訓課程的性質、教學計劃和中職教育的培養要求,合理制定考試方式和考核手段。如通過筆試和上機操作同時檢測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訓技能。另外,可以將計算機實訓課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的應用模塊結合起來,并體現在學生的最終考評成績中。對學生之后的計算機技能考試起到輔助教學作用,以考證促學習,體現實訓課程突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同時達成增強學習動力,并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目標。
總之,中職學校教育激勵機制的應用必須堅持目標導向。計算機實訓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過硬的計算機應用人才,并使畢業學生滿足就業單位對專業計算機技術人才的需求。實訓課堂計算機技術教學的目的是形成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為了達成學校教學目標,激勵手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維持行為導向的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1]徐英.探討如何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J].新校園(中旬),2017(3):47-48.
[2]莫珍貴.探究激勵機制對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作用[J].留學生,201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