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摘 要] 《焊工技能訓練》課程是焊接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它將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際技能的訓練相互結合起來,更多的是與生產實踐聯系較為密切,這也對焊接技術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 鍵 詞] 焊工專業;技能培養;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53-01
焊工理實一體化課程不同于其他專業課和理論課,它的特點就是把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實踐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代技工學校教學改革的重點。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創新,突破了傳統的“理論講授和實操訓練”分開教學的模式,形成了該課程技能培養理實一體化模塊式教學,要求教師應具有較廣的知識面,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與生產實踐相聯系,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一、充分運用教學資源上好每一堂課,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什么樣的教學,如果學生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老師講得再好也是失敗者。焊工理實一體化教學中,使理論與實踐在課程結構上融為一體,突破了老式的教學課程體系,通過實訓操作與理論教學相互結合、相互影響、相互補充,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焊接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習看圖、識圖來分析焊接工藝步驟,制定本課題實訓所需要的知識內容,按照本課題的重點和分類,確定若干個教學模塊,注重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為教學重點,針對每個教學模塊的理論知識和實訓操作技能,明確教學目標和實訓要求,這樣就讓學生明確本模塊的學習重點及要掌握的實訓操作技能。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傳達一個信息,焊接專業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未來企業對焊工技能人才的需求前景非常好。讓學生能夠明白,學好焊接這門技術的重要性,使學生對焊接技術的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好、學得扎實。
二、理、實融為一體,與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相適應
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講授知識時,切忌與照本宣科類似的方法,要多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實踐是鞏固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沒有技術理論作為引導,機械式的模仿和盲目地實踐,必將會影響到學生正確操作技能的形成。在當前,許多中職學校依然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只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相對學生實訓動手能力的培養非常少,這樣就會使很多職業學校難以緊跟市場技能人才的需求。隨著焊接技術應用日新月異,焊接設備的更新換代,企業對技能操作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嚴格。職業學校的教學模式顯然無法滿足企業對焊接人才的需求。這使學生不但要掌握焊接技能的應知和應會要求,還要建立起較完整的系統概念,既要求焊接的基本工藝知識、了解設備原理和工作過程,還要運用所學新知識、新技術做出分析和解決簡單工藝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相適應。
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效果
著名的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都蘊涵在學習者的頭腦中。教師只不過是將學習者頭腦中潛在的智慧發掘出來,并使學習者主動認識到它的價值而已。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是引導者,并不是教學的締造者?!庇纱丝梢?,知識是客觀地存在于學生的頭腦中,教師并不是照本宣科地把書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通過不斷的啟發和引導,使學生通過一步一步地假設和反思,并把隱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知識發掘出來。教師要善于啟發和誘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的創造性應用于實際操作當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為他們布置一些由易到難的各種課后作業,或提供素材、情境、條件,讓他們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發現和探究問題,去完成作業,這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
四、正確、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實習效果,及時改進教學方式
教師在每次授課結束之后,要及時認真地與學生溝通,并記錄學生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教學信息的反饋,根據學生所反饋的信息和建議,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保證以后的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的狀態。認真記錄好課后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不斷總結經驗得失,以此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模式確保教學水平能有較大的提高。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為一名技工學校教師,自身要加強本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和技術水平,以立足職業教育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前提,為社會培養出有用、實用、全面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馮明河,米光明.焊工技能訓練[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4-10
[2]邱葭菲.焊工工藝學[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