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
[摘 要]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職教育體系中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受到了廣泛重視。主要梳理出通信類專業技術人才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基本要素,圍繞著將“工匠精神”的培養融入通信專業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展開論述與分析。
[關 鍵 詞] 工匠精神;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41-01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需要一支以大國工匠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提出職業院校要強化大國工匠后備人才的培養。
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是對每件產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是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精神融入工作中。
通信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技術崗位主要可以分為:
1.基礎的生產服務崗位:終端設備生產銷售、安裝寬帶、通信數據統計。
2.基礎運營維護崗位:通信網絡設備維護、敷設維修光纜線路、建設基站。
3.高級運營維護管理崗位: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的通信網絡工程師。
對應這些通信專業崗位,所需的工匠精神主要有:
1.耐心細致、條理有序、精益求精
以線務員崗位通信機房理線工作為例,通信機房線路成千上萬,能讓一個機房(機柜)看起來清晰、整潔直接反映出線務員做事的認真細致程度和職業素養,反映出線務員對工作的重視度、熟練度,這就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2.超乎尋常的責任心和反應能力
信息線路是國民經濟的生命線,尤其在特殊時期比如遭遇地震、冰雪、風暴自然災害等情況時,尤其需要保障信息線路的暢通。擔當線路搶修的通信網絡施工維護人員,必須有不顧一切完成使命的精神。
3.緊跟技術發展趨勢,勇于創新的能力
工匠精神強調執著、堅持、專注,但絕不等同于因循守舊、拘泥一格的“匠氣”,其中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涵。這意味著,工匠必須把“匠心”融入生產的每個環節,既要對職業有敬畏、對質量夠精準,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活力。
以通信專業為例,通過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現階段,一方面,隨著4G網絡和即將到來的5G網絡建設的發展,需要大量通信專業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通信類專業普遍面臨招生規模減少和生源質量下降的問題。這種人才需求與人才短缺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是現有職業教育體系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反映出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亟須改革創新。
在專業教學中可以通過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創新教學手段,將工匠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主要方法有:
1.課堂教學方面
(1)從教師自身行為入手,利用課堂細節傳授工匠精神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學生。教師不但教授技能,更要立德樹人。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時刻將工匠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融入課堂的每一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學生參加技能競賽時,有題目是關于檢測LTE網絡某個位置的信號強度,有學生計算出了正確結果,但是沒有標明單位,缺少反映信號強度的單位dBm,導致被扣分,進而影響最后的成績。這種細微之處,靠的就是日復一日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2)以專業為載體,提升教師能力,培養學生工匠精神
每一位匠者都擁有非凡的技能,作為匠者的老師,更應該有精湛的教學實踐技能。教師需要豐富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近年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手段不斷更新,在更新專業知識的同時可以通過這些教學手段,最終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并以同樣的要求來對待學生,指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絲不茍的職業觀,讓工匠精神代代傳承。
2.實踐教學方面
(1)校內實踐教學方面
在課程體系設置上,要根據市場趨勢,結合學校特色,設置符合個人發展意愿的培養模式,讓每個學生實現自己的價值。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堅持把知識傳授、技能學習和工匠精神培養貫穿于實踐教學全過程。現階段各高職院校都進行了校園信息化和網絡建設,通信專業學生可以通過參與校園網絡的建設與維護,將所學知識、技能服務于他人、服務于學校,在校園勤工儉學中獲得職業自信心和成就感。
(2)校外實踐方面
深化產教融合,與內江電信公司進行校企合作,學生每學年安排到內江電信公司進行2個月左右的綜合實習,接受職業道德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通過崗位實習,掌握工作技能,增強協作意識、就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校企合作是符合通信行業發展以及通信專業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方案。通過產教融合優化創新培養機制,為通信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信息技術人才。
只有以“工匠精神”為引領,提升學生內源驅動力,促進學生對專業技能的不懈追求,正視專業價值,擁有自我學習能力,才能培養出掌握專業領域技術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瑞榮.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2):152-154.
[2]梅洪.論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職教論壇,2016(2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