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雄鳴
[摘 要] 探討行為導向法在高職數學課上的實際運用情況。當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讓高職數學課上不斷有新的理念以及手段,但是“灌入式”的模式依舊深深影響著諸多教師,這種局面下,對教學手段實施革新以及突破,才能讓高職數學課的開展達到更高層面,將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
[關 鍵 詞] 行為導向教學法;高職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72-01
行為導向法是將各類教學手段進行合理運用,教師則是立足于數學教學的總體目標以及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基礎以及愛好,遵循心、腦、手合一的策略和原則,對教學手段進行適當的組合,這樣可以讓教學質量實現全面性提升,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實現進步。
一、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
行為導向法在高職數學課上的推廣和運用,讓一直以來以灌入式為主要模式的數學課授課模式得到根本上的改變。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將學生的數學興趣以及學習熱情調動起來[1]。讓高職數學課的開展更具活躍的氛圍,將枯燥刻板的模式改變,這是數學教育的一種進步,也是行為導向法發揮自身價值的重要表現。
(二)實際應用難度大
行為導向法讓高職數學課的授課效率全面提升,讓數學課的授課質量以及效率得到提升。但應試思想以及灌入式的理論還是根深蒂固,教師以及學生對教學改革適應力不足。教師多數都是被動接受對這種新模式進行運用,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傳統觀念的影響力還是存在的,很多教師甚至認為行為導向法并不符合高職教育的實際需求,甚至提出反對運用這種方法。另外一些教師并未提出反對,但沒有領會這種教學模式的真正精髓,在實際運用中出現諸多的問題,例如,在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任務難度過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覺得非常簡單[2],于是產生了自負以及輕視的態度,或者學習任務的難度過大,導致學生沒法解決,于是產生了畏懼心理,這種情況下數學課的開展也是失敗的。另外,多數的高職學生數學基礎非常薄弱,這種局面下諸多學生對數學是不感興趣的,一些學生并沒有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學習積極性差,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對知識進行單純的記憶,這樣的方式下數學學習是沒有實踐意義的。
二、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學準備階段
在教學準備環節教師要明確課程開展的目標以及要求,對教材進行深入探討,并深入到學生中。從學生的思維角度思考,教學目標一定要與教學設計保持一致[3]。讓學生的各方面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對學習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將多媒體課件進行合理的制作,學生小組的分工、教學任務書等需要教師詳細設計以及精心準備,這樣可以為高效數學課的開展打下基礎。
(二)課堂任務布置
在上課前幾分鐘里,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生動簡單的原因,對學習任務進行簡單描述,然后下達任務書,對任務書進行講解,在講解的時候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將學生心里的抵觸以及恐懼消除。教師可以對一些關鍵性的信息進行重點提示,并引導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核心,及時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回答,幫助學生對任務書進行掌握和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消除對學習任務的排斥以及顧慮。
(三)完成課堂任務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保證每個小組內學生的能力是相近的,同時做好小組內的分工以及協調,幫助各個小組將學習任務順利完成,教師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導以及輔助。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基礎、特長以及性格,選擇合適的組長以及組員,每個小組的學生要進行組內的探討,在正式探討時,教師可以對一些關鍵性的信息進行提示,讓學生掌握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從中實現思維提升。
(四)展示學生作品
教師組織學生對每個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展示,并對各小組的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評價,選擇其中比較優秀的作品,讓小組成員在班級學生的面前進行演示以及操作,并要求學生進行自評,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對學生表示肯定以及鼓勵,讓學生產生學習自信心,感受到教師的認可以及激勵,提升學生對數學的應用能力,也讓數學課的開展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總之,行為導向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在高職數學課上教師可以對這種方法進行靈活的運用,讓學生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數學教師要將自身的引導作用發揮出來,精心進行課前的準備,并在教學中對各類教學手段進行靈活運用,對課堂進行優化,對學生實施多樣化的評價,讓學生產生更強的自信。
參考文獻:
[1]邱仰聰.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高職數學“三位一體”教學體系的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2):96-100.
[2]陸芹.以函數教學為例,淺談思維導圖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142.
[3]陶金穎.信息化教學對高職數學課程教學設計的影響與實踐:以經濟數學中“極限”為例[J].現代交際,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