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艷娟
[摘 要] 伴隨著時代的更新,社會市場的快速發展。必須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方式,深入探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探討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與反思分析。
[關 鍵 詞] 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85-01
目前,社會市場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要求越來越嚴格,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以外,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那么,要想培養更多工商管理方面的精英人才,就必須在原有的教育基礎上,進行有效的革新。尤其是實踐方面的教學,必須跟隨時代的變化,與社會市場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一、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
當前,我國很多工商管理院校過度注重招生,而忽視學生本身的品質和資質。尤其部分院校為了達到招生指標,降低自身招生標準,擴大招生范圍。而且部分工商院校在授課期間,過分注重理論方面的教學,忽略了實踐方面的教學。所以,很多學生畢業之后無法滿足社會市場崗位的要求,導致學生難就業。為此,我國工商管理的院校必須要深入分析這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加強實踐方面的教學。結合當前企業的崗位需求,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拓展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問題
我國工商管理院校與企業合作并不是很樂觀,其專業也沒有對應的實踐崗位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為此,工商管理院校的負責人必須根據社會市場和企業的崗位需求,增加實踐性課程。工商管理的教學過于理論化,而忽視了實踐性的問題。工商管理院校的實訓基地其訓練的內容與實際的企業崗位要求并不相符,所以,學生在了解一定的理論基礎以后,無法真正地了解企業營銷的過程,以及實際的運轉過程。很多學生掌握的內容只是“紙上談兵”,缺乏實踐性。教學條件有限,導致很多工商院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缺乏費用,所以,沒有先進的教學設施,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也并不是很好。
三、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開設實踐性的教學基地
由于教學方面的影響,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不能付諸于行動,在畢業之后也無法解決實際性的問題。為此,工商管理院校必須要增加實踐的教學平臺,創造校外實踐的機會,進行社會教學資源的整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而實踐教學的工作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開展。一方面,開展工商管理院校內部的實踐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某些理論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對于一些較為復雜,且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都可以通過校內的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綜合性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創造校外實踐的機會,為學生未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將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內容,真正地應用到實際的操作中,感受企業營銷的具體內容,它的操作流程有哪些,自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夠勝任這些工作。讓學生更好地結合理論知識,將所學內容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中。
(二)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大教學資金投入
由于某些工商管理院校的經費不足,所以,自身的教學設備也不夠完善,導致很多教師都只能通過理論來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為此,工商管理院校的負責人必須解決資金問題,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結合理論,進行實踐性教學。相關的負責人必須要懂得以身作則,加強自身對實踐教學的認知,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實踐性教學的主要功能作用,更好地實現理論化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學生以外,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工商院校的管理者必須要定期地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并拓展教師的眼界,讓他們了解新的技術和理念。這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才能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進行實踐性的教學。
總而言之,關于工商管理院校的專業課程,必須要將理論知識結合實踐開展教學。并結合實際的生活例子,驗證課堂的理論知識。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校企應多多交流和溝通,由教師創造校外實踐的機構,加強學生對企業的了解,從而真正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楊浩政.關于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及其反思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0):90-91.
[2]周紅兵.基于ERP沙盤推演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創新[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3(3):61-64.
[3]王坤,李德平.基于整合視角的創業教育與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J].科技創業月刊,2010,23(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