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明
[摘 要] 許多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后,由于生活、學習方式有了相當大的改變,但心智還處于尚未成熟的發育初期,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且學校的關注點不在此。中職學校主要培養學生進入社會后的工作技能,老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的精力不足,學生有了心理問題無法及時干預。因此,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并重點構建宣傳、教學、輔導、監控四大網絡。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網絡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20-01
怎樣在中職學校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健康成長呢?筆者從以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中職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只有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應有功能,才能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我認為,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重點構建四大網絡。
(一)構建宣傳網絡,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
學校有心理咨詢中心,但學生全都知道嗎?一個中心的建立需要人員、場所、環境布置,不過更需要的是宣傳,讓每一個學生了解有這樣一個地方,出了哪些問題就需要找這個地方,進入這個地方能放心地進行咨詢。所有這些宣傳其實沒有跟上,宣傳的重點就是讓所有的學生意識到一旦自己哪些方面出了問題,就需要心理咨詢,讓他們的問題有一個出口,問題學生也許會少一些。宣傳的途徑則是多樣的,包括宣傳日、宣傳周、廣播、網絡等,最重要的是定期做好心理健康報,這份報紙將系統生動地向廣大學生介紹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調適方法,引導學生采取積極的態度面對心理問題,這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工作方式和宣傳途徑。
(二)構構建教學網絡,讓學生懂得自己內心的需求
一門或一組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當然是必要的,必修與選修可以同時,課堂教學與社團興趣也可以并進,關鍵是要讓學生意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它不僅是理論,而且與自身緊密聯系,了解了課程的重要性,學生自然不會敷衍了事,又因為學生認識到課程與自身的緊密聯系,學生才會在適當的時候覺得自己需要它并且自覺地走進心理咨詢室。
(三)構構建心理輔導網絡,發揮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與學生打交道最多的人,他們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家庭狀況、學習情況和人際關系都比較清楚,所以,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重點是加強班主任這方面的培訓,讓他們成為真正合格的兼職心理輔導員,這樣可以解決學生面臨的一般性心理問題和發展性問題。如果是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則由心理咨詢專業人員來處理。這樣,可以形成學生工作干部、班主任、專業心理咨詢師的人員網絡。
(四)構構建心理監控網絡,保證心理普查的廣泛性
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將學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篩查出來,并根據程度進行分類,對問題較嚴重的學生進行監控和幫助,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在學生不愿主動尋求幫助的情況下,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同時,大規模的心理普查,也將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生中的影響,為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提供有力支持。
相信通過這四個網絡的建設,心理健康教育能真正發揮作用,給學生莫大的幫助。
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幾個注意點
(一)創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環境
健康的教育環境應該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環境,這種環境的創建,應該從多方面入手,比如,學校對學生評價體系的根本改變、教師看待學生的公平目光、真正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有了這樣良好的、健康的環境,才能真正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二)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
中職的學生在成績上不占優勢,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他們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等,不要唯成績或技能論,鼓勵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才能很好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三)注重與家長的溝通
教育合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應該重視家長的心理疏導,定期進行針對家長的講座,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意心理方面問題的預防
學校的任何問題,預防總好過急救,應當幫助學生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著眼于發展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避免出現不利的行為和心理。
總之,我認為,作為教育人的學校,特別是中職校,有責任和義務針對新形勢下的中職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大力加強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出健康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光,候燕飛.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廣東技工教育研究,2014(25).
[2]周昆.中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5).
[3]張娟.淺談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陜西渭南商貿技工學校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