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平
[摘 要] 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理實結合的教學模式,即在職業院校旅游專業中英語教學實現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結合,共同推動教學工作的發展。在一體化教學之下,傳統教學中的弊端被有效彌補,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旅游專業英語課程一體化教學的實現,需要修訂新的教學計劃、增強校內實踐課程的構建、實現校企合作以及優化評價環節等。
[關 鍵 詞] 旅游專業;英語課程;理實一體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46-02
所謂一體化教學,是指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形成統一的教育體系。在當前職業院校旅游職專英語專業教學中,實現一體化教學,能夠有效推動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英語課程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尤其是旅游專業大背景下,具有應用性和知識性并行的特點,需要在大量的實踐之下得以練習,同時也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奠定基礎。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推動一體化教學發展,是旅游職專英語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一、旅游職專英語專業一體化教學的內涵及意義
(一)一體化教學的內涵
旅游職專是以旅游行業為基礎,分專業展開教學的學校,為社會提供專門的旅游人才,在很多職業院校中,旅游專業都是以實踐為基礎展開教學工作的。旅游職專的英語教學,依托于旅游專業大環境之下,在實踐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優勢,盡管這種優勢也帶來一定的弊端。一體化教學,就是指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也就是通過理實結合,形成全新的教學體系,來推動教學工作的發展,這與英語專業的學科特點相適應。在理論知識指導下的實踐,更具內涵與發展空間;而在實踐襯托下的英語教學,真正將其溝通意義發揮到極致。在一體化教學之下,考慮到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并且制訂明晰的教學計劃,構建培養目標體系,并且通過日常的課程維持其運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路之下,能為教學工作的發展帶來新的體驗。
(二)一體化教學在旅游職專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在旅游職專英語教學中推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是對以往職專院校教學的突破與發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突出許多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符合英語學科的學科特點。我國傳統教育中,對英語學科的教學往往有著一些偏頗,盡管新課程改革多年,這一偏差都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扭轉。英語教學整體上偏向于理論說教,偏向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卻極大地忽視了學生的口語表達、交際能力。反觀英語學科的本質,可以發現,英語學科本身就應當是一門促進交流的學科,作為語言學科需要做到聽、說、讀、寫的全面發展,最終的落腳點也必然是交流和溝通,這需要大量的實踐加以成全。在旅游專業的大背景下,英語學科的應用性被進一步關注,這也注定了旅游職專英語課程必然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必然是在大量的口語對話錘煉下逐漸成熟的一門學科,必然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激勵學生成長的學科。在旅游職專英語教學中,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既能夠用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等支撐學生英語學習,也能在大量的實踐中扎實學生的口語,使學生真正張開嘴,將英語作為一項輔助技能運用于日常的工作中。
其二,符合旅游職業院校的課程體系。前文已述,在當前職業院校的旅游專業中,課程的開設往往是基于實踐而展開的。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夠構建和完善職業院校的教學體系,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的不足。在傳統教學環境下,旅游職專院校盡管會為學生提供走出校園的實習機會,卻忽視了自身校園實踐課程的構建,學生在盲目追隨中、在盲目模仿之下,逐漸感受到了學習的枯燥性,失去創新的興趣并且難以體味到學習的樂趣。而在另一方面,理論知識教學時間有限且比較零散,理論與實踐課程完全成為兩個部分,難以達成協同性。理實一體化教學,能夠促使學校在統籌安排教學資源的情況下,合理推動教學工作的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創設良好的實踐環境,并且能夠理順課程,使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都傳遞給學生,全面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旅游職專英語一體化教學的基本模式
(一)理論課輔助性訓練
所謂理論課輔助性訓練,是以實踐課為基礎的輔以豐富的理論課程為指導。在這一模式之下,實踐環節變得更為充實,能夠將教材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使其生動直接地展示出來。旅游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工作過程中偶爾會遇到需要英語交流之處,旅游職業英語教學需要將英語學科中的交際部分最大化,并且能夠使學生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記住單詞和句子,掌握在什么樣的情景用什么樣的語言。在理論課輔助性訓練中,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在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尋找學生思維的誤區,并且及時調整實踐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逐漸對知識點清晰起來,熟練地掌握如何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流。理論課程的輔導,是在專業的英語知識之下,教學生如何靈活地去運用這些教材中的知識。
(二)實踐課模擬型訓練
進行實踐課模擬型訓練,是指在英語教學課堂中,巧妙地設計豐富的實踐環節,穿插其中,使學生能夠真實地進行模擬與練習。在旅游專業院校中,英語學科教學本身也應當具有一定的特色所在,關注到專業所需。如,旅游專業會涉及的景點介紹、酒店預定及咨詢、查詢問路等,都可以以情景的形式創設在課堂中。畢竟反觀我國當前的職業院校英語教材,既沒有統一的教材,又盲目地追隨普通高校,缺乏專業性和創新性。在這種情況下,課堂的模擬實踐是實現英語與專業課程結合的初級階段,是英語學科創新的開始階段,需要得到教師的進一步關注與推動。在實踐課模擬型訓練之下,教師要結合專業內容,設計不同的情景等,巧妙地穿插于每節課堂中,結合時代熱點,對學生的知識進行恰當補充。
(三)校外實習綜合型訓練
職業院校學生進入企業內部進行實習,是當前教學環境下的一個必然。對旅游職專而言,進入旅游企業內部進行實習,就是校外綜合實訓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企業會為學生安排崗位,或是頂崗實習、或是參與到其中的某個項目中。多數情況下,會有一個輪崗的行為,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感受到不同工作環節的不同特點等。在這種情況下,英語學科要抓住涉及英語的相關實訓環節。作為旅游職專的英語教師,要深入企業內部,去了解企業對旅游人才的英語需求究竟在哪里,在學生進入崗位實習之前,有針對性地提醒學生要關注到哪些方面,因為真正的走向實習崗位與在學校的模擬以及教學環境都是截然不同的,此時不僅是對學生體驗的一個要求,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1]。
(四)課余組織實踐活動
所謂的課余組織實踐活動,是附屬于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過程的,在當前教學環境下,實踐課程的存在已經是一種必然,并且在課程體系中占據一定比例。而作為英語教師要創新利用這一環節,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實現自主的實踐。作為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尋找一些實踐途徑,如旅游景點的英語志愿者,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中去體味與學習[2]。這類實踐環節較為輕松,卻是教師與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途徑。
三、旅游職專英語教學一體化展開策略
(一)優化英語課程教學體系
在當前職專英語教學中實現理實一體化的轉變,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旅游職專的實際需求入手,構建英語課程教學體系。在教學目標上,要以培養旅游專業所需的具有較強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人才,由此英語學科教學既要幫助學生扎實基本功,也要從實際需求角度,加強旅游英語口語的練習。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是優化教學體系。傳統職業院校教學中,往往是理論課+實踐課的形式,理論課占據重要地位、大多時間,并且與實踐環節嚴重脫離,此時的理實結合,需要的是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是一個打破重建的過程,需要教師在開始課程之前進行細心的規劃[3]。
(二)加強校內的實踐活動設計
在旅游職專英語教學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需要大量的實踐環節進行溝通,此時就需要從學校的角度著手,為學生構建豐富的實踐園地。例如,在每個學年,可以模擬藝術類院校的年底大戲,為學生設定旅游景點的背景,而學生作為其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角色的扮演,全程用英語交流。每個星期在學校的某些地方固定地組織英語沙龍活動,并且確保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在每個學期的英語課教學中,為學生布置實踐任務,如運用本學期的學習內容進行對話設計等。豐富多彩的實踐環節能夠為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這些實踐要緊扣時代、緊扣真實的環境,而不是主觀臆想。英語學科相對于旅游專業其他學科而言,對實踐的需求相對較少,在與其他學科結合的情況下也是以其他學科為主的,由此,可以以旅游專業的不同背景幫助學生突破英語學習的實踐環節。
(三)更新校園評價體系
在傳統意義上的職業院校教學中,英語學科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往往得不到教師更多的關注,在評價上也多數是依賴于最終的考試分數。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前提下,需要突破當前的教學,而評價環節自然也需要發生轉變。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關注到學生在課堂實踐中的表現、反應以及實際反饋出來的問題所在,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基于成績的評定。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藝術,更多的實踐就是溝通,運用英語進行溝通。在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實際上也在進行著即時的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溝通將鼓勵、支持等傳遞給學生,這一過程也是即時評價的過程,需要評價的藝術。
旅游職專英語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需要教育一線教師不斷結合實踐展開探索,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徐靜,董笑梅.構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以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為例[J].前沿,2011,16(2):65-67.
[2]張進偉.關于旅游管理專業實訓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阿壩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23(12):54.
[3]余柏川.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