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如
[摘 要]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由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而展開的教學方法構成的,該教學法能幫助學生通過邊做邊學而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介紹行動導向教學法中常用的引導文教學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等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并就如何在課堂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旨在改變當前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的局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 鍵 詞] 行動導向教學法;職業教育;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71-03
數學課程是中職教育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對學生的專業學習以及終身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校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中職數學教學多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模式,教學內容缺少與工作和生活的聯系,課堂往往氣氛沉悶,學生僅僅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但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學生的動手參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完成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能促進學生自我構建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數學教學開辟新的天地。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概述
行動導向教學法起源于德國,是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所謂行動導向教學法不是某種單純的教學方法,而是旨在幫助學生通過邊做邊學而體驗、理解和掌握知識技能的一系列方法技巧的組合應用[1]。它通過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在情境任務中參與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和評價活動的過程,通過學生發現、探討和解決任務中出現的問題,體驗并反思學習行動的過程,最終獲得完成相關活動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法包括了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以及任務驅動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行動為主要特征,學生是課程學習的行動者,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組織者。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行動導向教學法涵蓋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嘗試和課后反思,發現數學課堂適用的方法主要有引導文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和項目教學法。
(一)引導文教學法
引導文教學法是指利用教師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引導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閱讀引導文明確學習目標,清楚了解應該完成哪些工作,并嘗試個人或小組合作去解決。引導文教學法一般包括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做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價反饋等六個教學步驟。
案例1:《指數函數及其圖像與性質》教學設計
1.獲取信息
學生觀看微課視頻,了解指數函數的定義及解析式,然后獲取任務單:探究指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任務單包括下面的引導問題:
(1)寫出一個具體的指數函數解析式。
(2)作出這個指數函數的圖像。
(3)根據圖像寫出這個指數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和單調性。
(4)小組內展示各組員制作的函數圖像,并將它們放在同一坐標系下,觀察這幾個指數函數圖像有何共同的特征。
(5)能將同一坐標系下的幾個指數函數圖像分類嗎?這個圖像特征與底數a是否存在關系?
(6)你能歸納出指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嗎?
2.制訂計劃
學生寫出一個具體的指數函數,并制定作出這個指數函數圖像的具體步驟。
3.做出決策
小組內成員交流,判斷每位成員寫出的函數是否是指數函數,制定的作圖步驟是否正確,最終確定每位成員的具體函數解析式及正確的作圖步驟。
4.實施計劃
學生按照引導問題獨立開展探究活動,教師巡堂,在發現錯誤時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5.檢查控制
小組內交流討論活動過程及活動成果,然后對照課本內容自行檢查自己的探究成果。
6.評價反饋
教師評估學生的探究成果,答疑解惑,并安排學生進行鞏固練習。
中職數學要求學生掌握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往往較多,這些概念、定理等基礎知識是數學應用和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前提條件。引導文教學法則非常適合數學理論課教學,并能發揮出其他行動導向教學法所不能到達的教學效果。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主要取決于引導問題的質量,要能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逐步深入完成工作任務。比如,《指數函數及其圖像與性質》這節課的引導文由一系列的引導性問題構建而成,引導問題的設計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通過層層遞進來引導學生動手探索,加深對指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的理解,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易于突破本課的難點。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首先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然后小組協作共同交流討論,老師擔當顧問角色從旁指導,運用該方法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自我構建知識,而且使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能力、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以任務引領以問題引導,驅動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學”和“做”掌握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任務驅動教學法一般包括提出任務、實施任務、成果展示、總結評價和鞏固拓展等五個教學步驟。
案例2:《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教學設計
1.提出任務
婚禮宴會中的香檳酒塔是宴會場地布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檳酒塔由高腳杯層層疊放而成,每一層高腳杯的擺放形成一個三角形。你現在在恒安瑞士酒店實習,今天的工作任務是為婚宴擺放一個七層的香檳酒塔。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你事先應該為每一層準備多少個高腳杯?如果婚宴要求擺放一個n層的香檳酒塔,那么你應該在最下一層準備多少個高腳杯?
2.實施任務
小組共同協作,先分析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步驟,然后動手擺放香檳酒塔,再根據實物發現每一層高腳杯數量的規律,并推導出n層香檳酒塔的最下層高腳杯數量之和,最后把推導過程制作成海報。
3.成果展示
各小組展示香檳酒塔和海報,并派代表匯報本組任務完成的情況。
4.總結評價
各小組對其他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教師對各小組完成的任務成果以及完成任務的過程進行點評。并歸納總結出等差數列前n項求和的公式及推導過程。
5.鞏固拓展
恒安瑞士酒店的階梯會議室共有12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1個座位,最后一排有36個座位,你要為明天的會議給每個座位準備一瓶礦泉水,那么共要準備多少瓶礦泉水?
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工作任務”為核心,通過在專業技能訓練中探索理論知識展開教學,使數學知識和應用情景深度融合,因此教學效果的關鍵是設計適合的任務情景,這些任務來源于崗位職業活動或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和數學知識高度相關,任務的難易程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比如,《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這節課我任教的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婚宴香檳酒塔的擺放是他們以后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也是他們專業實操課的內容,這項任務很容易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人人參與酒塔的擺放,在行動中發現每層高腳杯成等腰三角形,每層的高腳杯的數量為1+2+3…那么求第n層高腳杯的數量就轉化為等差數列前n項的求和問題。崗位任務中蘊含著數學知識,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小組內展開激烈的討論,在參考資料“高斯的故事”的啟發下,多數小組能把求和公式推導出來。最后,各小組展示香檳酒塔和海報,并闡述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及推導過程。運用該方法教學,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以項目帶動教學,完成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項目教學法一般包括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成果展示和評價總結等五個教學步驟。
案例3:《貸款購車最優方案設計》教學設計
1.明確任務
你工作幾年有5萬元積蓄,現在準備貸款購買一輛20萬元的汽車,計劃按月分期付款。你準備選擇哪種分期付款方式?準備多少年還清貸款?還貸完畢,你應付本息共多少元?請你設計一份貸款購車最優方案計劃書。
2.收集信息
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收集購車貸款的有關政策和手續、銀行貸款的年限和對應利率、分期付款的方式以及計算方法。
3.制訂計劃
小組綜合各成員收集的資料,歸納掌握分期付款的方式以及計算方法,討論初步確定貸款年限、分期付款方式,明確小組成員的工作分工。
4.實施計劃
小組分工合作,制作一份貸款購車最優方案計劃書,包括首付及費用、貸款年限、貸款方式、還貸完畢的本息等。
5.成果展示
各小組把貸款購車最優方案計劃書制作成海報,并派代表匯報本組的設計思路及亮點。
6.評價總結
各小組對其他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教師對各小組完成的任務成果以及完成任務的過程進行點評。并歸納總結出“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兩種分期付款方式的特點以及數列求和知識在其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為主線,學生需要自己收集和處理相關信息,設計項目并實施方案。因此,一個理想的項目必須是能將數學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有機結合,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必須使學生有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機會,必須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能運用已有知識克服困難,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比如,《貸款購車最優方案設計》這節課是我任教的會計電算化的學生,是在他們學習完《數列》這一章內容后的數學應用課,學生根據項目的要求上網搜集資料,了解分期付款的方式以及計算方法,并根據自己未來的經濟情況和還貸數目來確定貸款年限,完成貸款購車最優方案計劃。在項目完成過程中,促進學生數學“知識—方法—思維”的三維提升,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信息檢索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教學法幾乎能實現行動導向教學法所倡導的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
三、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建議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核心是學生動手參與活動,它不僅突出了學生的學習地位,更指明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即在行動中學,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做中學”。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在中職數學課堂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應重視以下三個問題:
(一)加強合作小組的組建和指導
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倡導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因而小組合作學習是行動導向課堂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在團隊合作過程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體現自身的價值,提升自信心。
行動導向教學法要加強小組的組建。小組成員一般5~6人為宜,數學課更多的是以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分組,在分組時盡可能達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因為大多數學習任務需要良好的數學基礎知識才能完成,比如《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中公式推導、《貸款購車最優方案設計》中“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兩種付款方式的本息計算,需要在數學水平優秀的學生帶領下,小組成員才能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小組各成員的風格特長要各異,有沉穩的、有健談的、有擅長思考的、有擅長表達的,這樣在活動各環節,都有成員帶領大家順利進行。
行動導向教學法要加強教師的指導。教師要明確地使學生知道,學生自身的獨立學習是小組合作的基礎,小組合作應該建立在學生個人獨立思考、體驗、感悟的基礎上。從而有效地避免以個別學生的思維代替其他學生的思維,才能真正實現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比如《指數函數及其圖像與性質》中,學生必須先獨立地作出一個指數函數的圖像,并根據圖像寫指數函數的性質,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只有這樣,每一位學生才能獲取知識、鍛煉思維、提升能力。同時,教師應指導小組討論一些常用的方法,如頭腦風暴法、思維導圖法,學生應用這些方法進行交流討論,思維的火花更易發生碰撞,從而使任務的完成更有創意。
(二)重視評價環節的反饋和引導
行動導向教學法突出學生的動手參與,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評價也相應地關注過程,而不是僅僅聚焦于最終的結果。通過評價,檢驗學生學習成果、診斷教學問題、提供反饋信息、引導教學方向。具體而言,教師設計的評價指標,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付出、情感態度、思維能力、合作意識、收獲與進步等,發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所展現出的學習態度、專業能力、關鍵能力進行即時發現和引導。行動導向教學的評價采取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的多元方式,對學生學業進行全方位評價,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全面、準確。
比如,《等差數列的前n項求和》一課中,學生自評表包括香檳酒塔擺放參與、每層高酒杯規律發現、等差數列的前n項求和公式推導及應用、海報制作等;小組互評表包括課堂參與、團隊合作、突出表現、改進建議;教師點評包括公式推導的思維過程、各小組的合作情況、個人的突出表現、小組及個人的改進建議等。重視行動導向課堂評價的反饋和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增強學生的信心,促進了學生自我構建知識,培養了學生的關鍵能力,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提升數學教師的綜合水平和能力
實施行動導向教學對教師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自我發展的機遇。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教師要進行教學設計、課堂組織、考核評價等實踐探索,這些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數學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多參與學術交流與研討活動,在教學實踐中體會行動導向教學的精髓。其次,數學教師也應該參加企業實踐,多與專業課教師進行溝通,增加職業經驗,提升綜合能力,只有了解職業需要,才能發現具有教育意義的學習任務,設計出適合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情境和評價標準。比如,《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這節課的“婚禮宴會中香檳酒塔擺放”任務,是筆者和專業教師溝通時了解到的一項工作,根據學生未來崗位的需求設計了學習任務,收到意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柳燕君.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4
[2]趙志群,[德]海爾伯特·羅什.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67.
[3]柳燕君.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32.
[4]趙志群,[德]海爾伯特·羅什.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