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雪
[摘 要] 全面可靠的教學評價是教學決策的重要前提,采用三種信息化手段,分別從評價策略、評價主體、評價功能對中職計算機教學進行有效的評價。同時使教師、家長、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評價中,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和評價策略使教學和評價有效結合到一起。
[關 鍵 詞] 信息化;教學評價;數字布魯姆;網絡平臺;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77-01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同時作為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評價也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生了改變:(1)評價策略從選拔與甄別到能力發展;(2)評價主體從教師單一評定到多元協作評定;(3)評價功能從單一到豐富。
本文將三種信息化手段應用到中職計算機教學評價中,使中職計算機教學評價更全面可靠。
一、數字布魯姆支持下的評價策略的改變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原先對學生的評價策略就是單純甄別學生學習的好壞。如,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Excel函數”,傳統的評價僅僅是由學生填寫一張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讓教師知道哪個函數學生掌握了,哪個函數有困難,或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評價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教學評價的真正目的不應該是甄別學生學習的好壞,而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字布魯姆是美國教育專家根據新的布魯姆目標分類學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它將認知領域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建六個層次,清晰地界定了教學目標及其評價標準。數字布魯姆不是關注工具和技術本身,而是注重工具和技術在學習過程中的合理使用,可以為發展學生能力的評價提供方法上的支持。通過學生是否能用搜索引擎、視頻分享網站、QQ書簽等評價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通過學生使用微博、博客等的能力評價學生的知識加工能力;通過學生利用Google地圖、視頻抓取、交互式電子白板等的能力評價學生的綜合創作能力。這些工具也都是中職學生比較喜歡的,他們愿意花時間利用這些工具去獲取知識。如,學習到“PPT的應用”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制作一個簡單的PPT相冊,此時學生可以從網上下載合適的圖像作為相框,用合適的聲音作為背景音樂,利用搜索引擎掌握如何將手機里的照片導入電腦上并插入PPT等,教師可以根據該相冊的整體設計等評價學生對相關素材的加工能力。在數字布魯姆的支持下,使計算機教學的評價策略不再是甄別學生對某些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是評價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更多的是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網絡平臺支持下評價主體的改變
傳統的評價主體一般是教師,有時雖然也加入學生自評,但是仍然很單一。在信息化環境下,可以通過論壇、討論區、博客等網絡平臺,讓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開展對學生的評價。用學生的自評讓學生總結學習成果,反思學習不足,改善學習方法;用教師的評價,使學生更加精準地了解對自己的學習診斷和指導;用同學的評價,讓學生間互相交流學習方法,同時也可以交流感情;用家長評價,讓學生得到家長的認可,增強自信心。中職學生之所以學習能力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早期受關注較少,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評價,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關注,所以多元評價不僅使評價更全面,也是對中職學生心理上的支持。
三、大數據支持下評價功能的豐富
自1985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素質教育以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系統都在為如何實現素質教育而不斷探索。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不僅通過學習成績的高低來反映,更應該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成為學生評價功能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的學生評價往往只收集部分信息而忽略了一些相對關鍵的信息,因此缺乏評價依據而難以全面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大都出現通過經驗判斷或因評價依據不全面而進行盲目評價的情況。而教育大數據可以對教學數據進行全面分析、采集,為評價提供可靠的依據。傳統中職教學評價往往通過一年一次或一學期一次的考試,少數學校涉及作業與課程設計,單單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而忽略對學習過程的分析,缺乏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而基于大數據的評價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將碎片化評價整合為系統化評價,這樣保障了評價的全面性與可持續性,支持多主體、多元化評價,豐富了教學評價的功能。如,某些學校在C語言課程評價中,是通過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教師更能發現學生對哪一部分知識比較感興趣,關注的時間多等,教師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提取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上機實驗等,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個別化學習需求,而不是僅僅在本課程結束后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四、結語
基于信息化的教學評價,從評價策略、評價主體、評價功能對傳統的評價進行了根本的改變,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分別從學生學習能力、素質教育、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多元化的評價,使教師和學生分別從評價中獲取改變教與學方法的依據,真正使教學、學習、評價三者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參考文獻:
[1]張穎.基于數字布魯姆的信息化教學評價策略探究[J].軟件導刊,2013(12).
[2]鄭燕林,柳海民.大數據在美國教育評價中的應用路徑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5(7).